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

程业建

岳西县河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安徽安庆 246661

摘要: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系统现状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平衡。为做好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很有必要。本文从水环境、河道、生物多样性、气候、地质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环境影响评估、环保技术应用、生态修复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水生态环境系统现状

水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目前的水生态环境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水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局部性、区域性问题扩展到全面性、整体性问题。第二,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河流泥沙化问题突出。[1]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水利工程就是人类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合理配置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实现防洪排涝、清洁能源发电和农业用水稳定等目的。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影响着水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图就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工程。

68ca7f895298a1cc3f5f38a4e90c58f8

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2.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就是对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水环境的影响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文条件的变化。水利工程建设会使上下游水量和水位产生明显变化。上游贮水增多,水位上涨,因此导致水动力的相应变化;上游截流,下游水位明显降低,严重的可能导致湖泊和池塘等水流减少,贮水面积明显缩小。[2]第二,水温条件的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导致与原有水体相比的水体落差加大,进而引起水体温度的变化。第三,水体质量的变化。水利工程作为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极易产生建筑垃圾,清理不到位就会污染水体环境,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上游水域面积增大,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增强,相对应地,下游水体面积的缩小,也会弱化水域改善自然环境的能力,使得水体污染更加恶化。除此之外,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水体温度和流速等条件的变化,在水体受到污染时,很有可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2.2对河道的影响

作为河水流经的路线,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对河道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泥沙对河道结构的影响方面。由于水库的存在,上游水体水位整体提高,水流速度放缓,裹挟泥沙的能力明显降低,会导致泥沙堆积,河床提高。对下游而言,泥沙含量降低,下游冲刷明显,会增强河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2.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自然生态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水利工程作为典型的人类活动,对相关水域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也会产生必要的影响。对陆生生物而言,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会对周围陆生生物原本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导致陆生生物为生存进行被迫迁移,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附近的自然生态较为适宜陆生生物繁殖,会使得陆生生物繁殖力的增强与原有生存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对水生生物而言,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均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繁殖产生考验,甚至因产卵环境的改变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4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带来的湿度条件、温度条件的改变都会影响局部气候的形成和发展。大气环流是局地气候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水利工程就是通过对大气环流的改变,导致水库周围降水量和湿度的变化。

2.5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蓄水,通过对水资源的调配达到抗旱防洪的目的。水利工程对地质条件的影响与水库蓄水的深度息息相关。水库蓄水的体量较大时,会对地球深层次的地质结构产生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同时,不能为蓄水一味增加大坝的高度,否则可能会在洪水来临时,不仅不能起到阻拦作用,反而会崩塌或者决堤,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3]

3.减少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策略分析

3.1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一种,也需要遵循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对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判,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应当主要集中于地质环境影响、气候环境影响、水生态环境影响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四个方面。加强对施工地周围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对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蓄水力高低可能会对地质条件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水库建设完成前后当地温度、空气湿度的变化进行数据化分析,并模拟大气环流变化,进而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当主要从水质变化、水文条件、水温变化等方面做出分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可能涉及的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要进行重点评估,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例如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就专门设计了供鱼类来回游动的通道,便于鱼类产卵。

3.2注重环保技术应用

环保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和环保意识三个方面。第一,在原材料的选择上,绿色、环保是需要考虑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综合考虑情况下优先选用环保材料。第二,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规范施工现场水环境的检测检验,依据实时监测的结果对施工建设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第三,提高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警示教育施工人员注重对施工现场的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猎杀动物,不随地扔垃圾,加强环保理念的日常教育。

3.3建立生态修复机制

水利工程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除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阶段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外,我们还应当考虑生态破坏后的修复问题。设立专门的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基金,充分考量水生态环境修复和工程建设的融合,做好绿化工作。

3.4开展小水电站的清理整改工作

为切实纠正已有小水电站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现有小水电站进行全面核查评估,依据不同的评估结果采取退出、整改、保留等不同的整改举措。对退出类小水电站,尽快完成拆除工作和拆除后的生态修复工作。对整改类小水电站,对监督检查的各项问题进行反馈整改,整改完成后小水电站的管理按照保留类小水电站的标准进行,对相关生态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建立小水电站整改工作台账和责任人制度,列出问题清单,专人督办,确保责任到人,推进小水电站的绿色转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对人们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寻找工程建设与水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连接点,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这种不利影响,从而达到水利工程与水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吕超,董岩岩.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36.

[2]姜学文,夏虎成.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145.

[3]高锋.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