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村供水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区域农村供水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

王军  ,张菊香

612301197609280752

610403197709160025

摘要:目前,我国区域农村供水存在供水稳定性不理想、水源水量与水厂水处理欠缺、供水设备管理不到位等风险,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优化农村供水布局,改进水处理流程,加强供水设备管理,在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同时为农村供水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助力农村乃至全国经济水平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应对策略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供水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一些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并不理想,未将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在恶劣天气以及环境污染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之下,会有停水断水或供水水质不达标等相关风险出现,尤其是一些脱贫地区面临着更为突出的供水风险隐患,常常会出现供水方面的问题,对整村甚至是整乡饮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1区域农村供水风险(表1)

表1  区域农村供水风险

供水稳定性不理想

目前,农村供水主要可作两种方式的概括,其一为“加压延伸”,即对加压设备加以利用,将附近区域的自来水向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输送;其二为“一站多源”,在采用特定设备对溪沟水以及水库水作相应处理之后提供给当地居民让其使用。上述两种方式均需有相应的供水设备为其实现提供支持,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于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而言,更是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为供水工程建设及其后续应用和运维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过,因为目前农村有较多的管理主体,尚未完成对具有统一性的运维管理模式的构建,致使区域农村供水存在着稳定性不理想的风险,一些地区常常有断水的问题出现。

水源水量与水厂水处理欠缺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受到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水资源通常在春季富余,但是夏季与秋季则有所欠缺,严重的会出现河流枯竭的状况,在季节的变化下,水量的变化亦十分明显,特别是每年的5、6月份,在储蓄干热风及农田灌溉用水上游节流的影响下,供水工程有的时候没有水资源能够利用,经常会和农田灌溉抢水用。另外,部分农村灌区采用的都是集中供水的方式,通过集中供水点的修建来达到供水目的,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以后,一些供水工程中的供水管网开始出现跑冒滴漏的状况,而这又会导致村口有水但是村尾无水风险的发生。

供水设备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不少区域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都存在着设备管理的风险,一些农村仅是注重前期供水设备的建设,对于设备后期的维护明显忽视,导致重建设而轻管理问题的发生。不仅如此,在对供水设备的维护上,部分农村没有做到安排专门人员开展定期检查工作,在有设备隐患出现时发现的并不及时,安全风险的解决也不到位,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原本应用效果的发挥,经济损失亦由此而明显增加。

2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应对策略

2.1优化农村供水布局

以不同区域农村实际的供水工程建设情况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做好对农村供水布局的优化工作。针对城市供水条件比较理想且有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区域,需要与当地水源、水厂和管网等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对城市优质供水加以运用,借助于管网将其延伸至乡镇,达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目的,以此实现对区域农村供水效率及质量的提升;针对与城市之间距离比较远的农村地区,则需要以当地的实际水源条件为依据,对水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及置换,进行规划化、集中式的供水工程的建设,或是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水厂管网加以利用,实现对供水的延伸;针对规模化供水实现难度比较大的农村地区,需要打造多方合力,全面与有效论证供水工程的建设方案及其规模;针对没有很好供水技术以及难以形成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则可以作出合并或是关停的考虑,让其发挥出备用水源的作用。

2.2改进水处理流程

近年来,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区域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之势,在水源污染现象日益加剧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区域农村供水同样对饮用水的处理工艺提出愈发严格的要求,要求与不同水源类型以及水质污染特征相结合,对适宜的处理工艺流程加以运用,针对已建工程的现有水处理工艺作进一步的改造及优化。针对污染程度较为轻微的水源,可基于常规处理工艺,与水源水质特征相结合对相应的运行参数和条件作优化处理,在其中增加一些臭氧、活性炭或膜处理设施的设置,保证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标能够实现对水质标准要求的有效满足。另外,还要做好对消毒环节的改造工作,进行相关操作指导,将最为适宜的消毒方法确定下来,为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保证。

2.3加强供水设备管理

为了确保区域农村供水工程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资金方面增加对供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基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对专门资金加以利用进行专业设备的购置,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对设备管理补助支出以及设备改造等各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分配,最大化资金利用率以及设备管控效果。另外,区域农村供水工程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管理标准有一个清楚的把握,若设备管控超出既定的范围或标准,需要和专业人员进行密切沟通,及时做好对设备的优化及故障的分析解决工作,对安全风险进行精准把控,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水工程设备的运行质量及效率。

3结语

总得来说,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量呈现出不断增加之势,而在工程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会有各种类型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对各项问题的把控工作,直面各类风险,以积极与主动的态度参与至对供水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管理之中,进行契合于供水工程建设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并持续对其加以完善,保证制度落实的有效性,优化农村供水布局,改进水处理流程,加强供水设备管理,为供水管理效果提供切实、可靠保证,助力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杜建斌.简析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大众标准化,2022(17):61-63.

[2]刘华,李慧卓.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甘肃科技,2021,37(19):101-102+117.

[3]张彬.我国农村供水问题及发展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4,34(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