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4
/ 3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刘浩

泽州县人民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目的:探究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月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从中随机抽选出60例,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保守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实施踝关节融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治疗后踝关节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足踝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在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作用。

关键词】足踝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临床疗效

近年来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发病率有所提升,该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关节软骨退化病变,加上骨质增生、骨化等导致的创伤性疾病。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僵硬、疼痛,随着活动增加疼痛感也会逐渐加剧,最终引发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均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足踝创伤关节炎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手术两种的方式进行干预,其中保守治疗没有办法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足踝功能,所以不被推荐。此外,我国踝关节置换术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踝关节融合术逐渐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案。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式,对踝关节融合术的开放性手术、保守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展开分析,了解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抽选出本院在2019年1月~2022年1间收治的60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60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实施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排除邻近关节患有骨性强直患者、不适宜行关节融合术治疗患者、有活动性或感染性疾病患者或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5~64岁,平均年龄为55.8±2.2岁,其中包括6例踝关节不稳患者、10例继发症距骨骨折患者、1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5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2.5岁,其中包括踝关节不稳患者6例,继发性距骨骨折患者13例,11例踝关节骨折,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手术方式为:对患者展开全身麻醉,保持平卧位。从皮肤外侧切口入路。在患者的踝关节外侧作一弧形切口,并逐层切开,并在踝上6~7cm处斜形的切断腓骨下翻,让踝关节全部显露出来后,将里面的碎骨软骨组织以及坏死组织全部彻底清除,同时修整骨端,直到显露出新鲜的骨面。对于胫距关节接触比较紧实的患者,还需要将软骨面去除干净,促使胫骨远端与骨背侧圆顶可以维持一个良好的接触面。通过传统的胫骨滑移技术,将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后,在与胫骨骨槽出凿合适的隧槽,使其与胫骨骨板相对应。为了维持固定胫距关节,需要在足跟部穿入1个弯型交锁髓内钉,从而促使的踝关节的屈曲角度在0°~10°范围内,随后使用螺钉将胫腓联合固定,将截下的自体骨以及异体骨填充至踝关节中,术后常规拍摄X线,观察踝关节是否处于中角直立位,随后将切口缝合、关闭,包扎。

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具体的操作方式:嘱咐患者适当的进行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不可以长时间的负重行走,另外向患者的关节腔内注射适当的玻璃酸钠(规格:2ml:20mg*1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36;生产厂家: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选择患者胫前肌腱内侧踝关节的标准穿刺点刺入关节腔,连续注射三次。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避免感染发生。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推拿,对足踝关节、跟腱、小腿肌肉进行松解,每十分钟松解一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关节的疼痛感、肿胀感全部消失,足踝功能恢复良好。有效——代表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逐渐恢复;无效——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有所缓解,但是改善程度并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制定的踝后足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X线评分,其中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越好。生活质量评分则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以总分作为评价标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 结果

2.1对比两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情况

相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60±1.14(d),短于对照组9.24±1.57(d),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2

10

8

22(73.33)

观察组

16

12

2

28(93.00)

t

——

——

——

4.537

P

——

——

——

<0.05

2.2对比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也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见表2)。

   表2   比较分析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X线评分

疼痛评分

功能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

7.20±0.37

20.i9±4.10

22.15±1.06

72.10±3.01

观察组

4.13±0.38

39.63±3.29

38.53±1.14

85.24±2.53

t

5.024

11.492

12.050

14.253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足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逐渐成为临床外科的常见病之一,该疾病由于关节韧带损伤、骨折对位不良,导致关节面不平整,使得关节活动失去了正常的承重能力,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关节面磨损严重,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骨病变坏死等[1-2]。可以看出足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很多的不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会对患者造成带来终生性伤害,存在畸形的可能。因此对于足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需要尽早展开相关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最大程度上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足踝关节功能[3]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理疗、矫正以及药物干预等,上述治疗方式疗效较差,很多患者普遍认为该治疗方式不佳,病情反复发作,而且迁延难愈,因此不建议推广[4]

而手术治疗又包括全踝关节置换术、关节成形术以及踝关节融合术等,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存在不同的临床疗效,而且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优缺点也较为明显[5]。其中,全踝关节置换术虽然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但是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假体松动,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神经出现损伤等并发症。同时,全踝关节置换术有着非常严格的禁忌症、适应症,与其他的手术方式相比较,该手术的经济费用较高,给患者增加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不建议首选[6]

踝关节融合术是一种增强骨性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可以有效缓解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感,阻止踝部进一步发生病变,同时还能够保持关节外观的正常形状,临床疗效非常可靠[7]。另外该手术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方式。

传统的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长,同时技术相对成熟,疗效也令人满意。该手术特别适用于踝关节腔增生、存在严重畸形、骨对线不良的患者[8]。因此对于踝关节出现明显畸形的患者,建议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而且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完善,足踝关节融合术的实际应用面逐渐扩大。实际上该手术具有治疗时间短、创伤性不大等特点,也是治疗中早期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最佳手术选择。与保守总比例不同的是,足踝关节融合术通过保留各个骨的轮廓,维持良好的骨端对位,促使关节可以很好的融合,有助于踝关节展开早期活动,进而促进了踝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但是开放性治疗方式的缺点在于创伤性比较大,需要将患者皮肤逐层切开,并进行外踝截骨,同时手术的时间也比较长,患者预后康复速率相对缓慢[9-11]。在对患者展开足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时,术前应当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计划,术中要保证踝关节始终保持中立位置,避免植入发生内外翻畸形。另外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血管带来损伤,所以医生需要熟练的掌握踝关节局部血管神经解剖知识,在操作期间需要注意动作轻柔、精准,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降低血管神经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12-13]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造成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就说明足踝关节融合手术既能够提高患者的关节融合效果,还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结构破坏,能够更快的激活关节面愈合速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扬,疏致富,孙军,等.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应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疗,2022,41(8):42-45.

[2] 王硕.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5):58-60.

[3] 李钢.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0):41-43.

[4] 宋建远.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1):20-22。

[5] 张鹏. 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55-57.

[6] 刘言,李健伟,周交金.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5):164-165,168.

[7] 陈军明,李文成,蔡宇,等. 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8):1-3.

[8] 张春,刘娴. 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2):49-51.

[9] 孙锦波,王明俊,谭国兵,等. 踝关节微创融合术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远期足踝功能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5):10,12.

[10] 于佳,赵国平,秦庆发,等. 踝关节微创融合术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远期足踝功能影响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4):60,62.

[11] 徐栋.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J].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2(6):460-462.

[12]Fruth, Kristin, M, et al. Prosthetic Arthroplasty Versus Arthrodesis for Osteoarthritis and Post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Index Finger 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J]. Journal of Hand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2015, 40(10):1937-1948.

[13] 曹磊,徐丽芬. 足踝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踝关节融合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