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高啸啸

济南市章丘区官庄中心小学2502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摆在了教育的首位,在现代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已经将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作为自己主要教学任务与内容,并且明确的了解到了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意义,正在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开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具有多元化的思维与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小学美术教学成为培养创造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担当。中国美术教学的创造力培养起步较晚,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局限在高等专业教育的领域,因此要尽快推进美术教学改革。美术教师学习有效利用趣味教学和美术课堂,启发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美术兼具了心智技能活动与运动操作技能活动。

1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1.1提升美术教师教学的效果

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提高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生一旦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其学习、启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对老师的教学质量与速度有着促进与帮助,让每一堂美术课都能良好的展开与实施,当学生有了创新思维,在学习其他学科上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创新思维能够快速的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启发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并且给出不同角度问题的答案。所以美术老师要主动、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平时在教学当中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将老旧的绘画方法与形式进行摒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美术效果。

1.2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作用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所存在的潜能,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激发出来。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还要与新课改理念相融合,制定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与积极性,并且对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革新,让美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老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并与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相符合,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速度。小学美术教师只有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融入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

1.3对小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有着帮助的作用

因为小学美术教学更具特殊性与丰富性,所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美术教学崇尚着对美的追求,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想象中创造出自己的画作,并且学生还能够不断的让自己的画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饱满。小学美术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更加丰富,让其创造力越来越高,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学来充分的展示出生活当中的美与佳,不断的将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2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策略

2.1营造氛围,奠定创新基础

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适宜的土壤。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利用适宜的方式给学生构造适合创新的课堂环境土壤。营造轻松的美术教学氛围。小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对周边环境和氛围的感知是敏感和直接的,环境也被称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位不说话的“教师”。在实际的小学美术创新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做好教学准备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对美术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在丰富、美化班级美术教学元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汲取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促成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趣味的美术教学氛围。趣味的美术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兴奋之感,从而更主动、更执着地融入到对新事物的探索中。而这种主动、执着的知识探索心态,也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必要前提。

2.2尊重学生的美术主体意识

在新时代生本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美术教学主题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还要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化自身的教学主动权,从尊重学生的美术主体意识做起,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美术创作主题,并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的权利和空间,从而在主观能动性的引领下,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推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在具体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操作是一种简单、有趣的知识探索过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操作性的自主探索活动,不仅能让美术课堂中可用的教学素材染上学生自己的气息,还能让学生真正地处于美术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进行直接的操作,为学生践行个人想法提供便利,进而让学生有机会践行个人在探索中生成的“奇思妙想”。减少束缚,增加自主创造机会在对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引导期间,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人为设置的思维束缚,提高课堂探索环境的开放性,以免教师个人思维对学生的思维创新产生不利的干扰。

2.3设计多元的美术创意活动

小学生最明显的成长特点就是好奇、好动,对一切新鲜、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究兴趣,同时对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最“不为所动”。所以,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中,我们教师要紧抓一切教育机会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多元的美术创意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课上所学,也在为其提供创新与创造机会的同时,有效开阔学生的眼界,逐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利用生成资源,设计创意活动。在美术课堂中,学生会创造出多样化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学生创造力的象征,也是他们的骄傲。走出课堂空间,进入自然环境。生活是创意的源泉,大自然是最好的创意启迪老师。在组织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设计有创意的美术探索、展示活动以外,还可以在取得学校和家长允许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

2.4建构互动式美术教学评价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是教师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告诉学生哪儿画得好,哪儿画得不好,比较笼统,也比较片面,基本起不到对学生美术技能提升的指导作用。而在新时代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教师要转变思维,注意做好对教学评价的改革,尝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的美术教学评价,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推进学生整体美术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时,应重点提醒学生不要在作品的“像不像”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美术素养。而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并在得到的反馈中进行反思,对以后的作品创作上有更加多元的启发,改进其创作思路,并能保持更加积极的美术学习态度,为提高创新力打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了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全面理解,提升美术综合素养,教师应从多样化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新时代的美学特色。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教学使教学有更好的效果,激发学生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的经验,热爱美术,把欣赏美术和学习美术作为终身爱好。

参考文献

[1] 赵希.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68.

[2] 任立新.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J].科技经济导刊,2017(01):134.

[3] 杨海燕.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8(06):144.

[4] 胡定珺.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核心素养的几点体会[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