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术后护理

谭姝 ,卿艳萍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究适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术后护理模式。方法:研究课题共采纳50例四肢大损伤患者为分析指标,病例纳入期限为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实施全面术后干预,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情况。结果:本组50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手术患者,经由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成功出院。结论: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术后辅以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利于术后转归。

【关键词】四肢大血管损伤术后护理

    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临床四肢大血管损伤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四肢大血管损伤多是由于交通意外、高处坠落、机械损伤、锐器伤等导致,其损伤机制差异,决定其损伤类型差异,临床多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1]。四肢大血管损伤多伴有其他肢体损伤情况,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若没有及时给予妥当处理,严重影响肢体存活情况,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广,临床护理模式处于改革阶段,临床对护理内容针对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四肢大血管损伤,因其治疗及护理要求特殊性,探究适配的护理模式成为临床医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本研究笔者特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旨在为临床四肢大血管损伤术后护理提供客观资料支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课题共采纳50例四肢大损伤患者为分析指标,病例纳入期限为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男女性别28/22,年龄中数(36.33±1.85)岁;因交通意外损伤患者19例,因机械损伤患者13例,因重物砸伤患者8例,因高处坠落患者7例,其他患者3例。

1.2手术

所选患者均遵医嘱开展手术治疗方案,其中接受端端吻合治疗的患者21例,肢体大隐静脉血管移植患者29例,血管儿修复术后因为血管危象在实施手术探查患者3例,于术中通过内皮损伤血管段吻合处理及血栓清除手段,血管危象得以显著控制,恢复病灶血液供给。

1.3术后护理

(1)加强合并伤管理: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多伴有其他肢体损伤情况,若没有及时给予抢救及护理干预,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患者于术后需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患者机体综合检查度,筛查是否存在潜在损伤点;于术后48小时之内持续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间隔半小时进行数据记录,因患者留置尿管,间隔半小时对尿管内的液体性状及量进行记录及分析;本组研究中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不明躁动情况,临床以大小便失禁、胡言乱语为主要体征,护理人员及时联系科室医生给予对症治疗,经会诊后确诊为脑挫伤,及时给予患者颅内降压、脱水、镇静、镇痛等治疗干预,患者36小时后恢复正常。

(2)体位指导:因患者术后治疗及预后需求一段时间体位制动,良好的术后体位可有效确保手术预后质量,护理人员于术后指导患者呈平卧位,于患肢放置海绵垫,将其与患者心脏水平平齐;定期给予患者体位更换,于体位指导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推、拉、扯患者,以免加重患肢损伤;于患者体位更换时,观察受压皮肤状况,若出现发红,泛白颜色蜕变时间久等情况,需要开展压力性损伤预防干预,给予患者局部按摩,避免压疮的发生。本组患者经由有效的护理干预,无压力性损伤情况;1例患者因静脉回流不畅,出现轻微紫癜,水肿情况,给予患者患侧抬高,症状显著缓解[2]

(3)术后给予患者舒适护理指导,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确保室内湿度及温度维持在适宜状况下,于患者绝对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泄,避免因患者害羞等情况出现便秘;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加强术后饮食干预,食物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加强机体排泄;因四肢大血管损伤,术后伴有明显疼痛感受,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于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疼痛不同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若患者疼痛症状较轻,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心理护理、音乐护理等方式;若患者疼痛较为严重,影响其睡眠状况,需加强镇痛泵使用管理,均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干预,避免因疼痛及失眠等情况影响患者预后进程。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重度疼痛情况,伴有明显失眠,遵医嘱给予患者留置镇痛泵,持续使用2d天后疼痛症状缓解[3-4]

(4)早期康复理念:于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期间给予患者被动运动,进行小关节及肌肉被动运动,缓解长期卧床不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避免肌肉萎缩等情况的发生;因患者机体状况较差,术后三周内需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患者机体耐受度为宜,强度由轻到重,由缓到快;由专业护理人员给予康复指导,同时加强患者家属管理,提高家属患者监护能力[5]

2、结果

本组50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手术患者,经由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成功出院。

3、小结

四肢大血管损伤病情较为危重,患者机体多半有复合伤情况,对临床治疗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如何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优化有限的医疗资源,辅以有效的术后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术后护理在确保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以患者主观感受为护理开展指南,加强对患者患肢状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等相关因素的评估,综合开展护理指导,缩短患者预后康复时间,以便为临床手术治疗增效。

综上所述,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术后辅以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利于术后转归。

参考文献:

[1]杨梅,倪贵华,王青梅等.SWIM技术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6):586-588.

[2]Tang Wenjuan.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ylothorax after large blood duct operation [J].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2018(26):105,110.

[3]彭勤宝,谢庆,林天晓等.心脏大血管手术中持续鼻咽温测量所致鼻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24(2):223-225.

[4]孟海艳,刘鸽,李春天等.个性化延伸护理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31):119-120.

[5]何庆华.对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3):8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