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辩证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辩证护理

宋兰

湖北省中医院外二科  湖北省  武汉市 邮编:430061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辩证护理对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8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其中的24位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辨证施护,以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和穴位针灸,以及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水温浸泡患肢。结果:通过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治疗在护理中通过辨证施护对患者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和专病的密切观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辨证施护,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辩证施护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48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行单侧下肢血管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另24例患者为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48例患者均为男性,均为下肢TAO;所有患者既往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存病。治疗组:患者年龄为21--56 岁,平均年龄为(45.65±6.5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2--63 岁,平均年龄为(47.65±7.57)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因素比较,无明显差异。

2治疗方法

2.1介入治疗 根据患者病变肢体的范围,选择同侧股动脉用seldinger 技术顺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血管鞘,经鞘管行患肢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明确病变范围。随后根据肢体血管闭塞情况,给予相应大小导管留置导管行溶栓。溶栓连续3 天,用尿激酶(UK)30 万U 经鞘管用静脉输液泵2 小时内泵入,早晚各一次。3 天后,根据病变范围及闭塞血管腔大小选择相应球囊行患肢病变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球囊扩张持续时间3 分钟。术后继续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 天,方法同球囊扩张之前。

2.2中药辨证论治

(1)阴寒型:以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剂用阳和汤加减。

(2)血瘀型: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方剂为活血通脉饮加减。

(3)湿热型: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剂用四妙勇安汤加减。

(4)热毒型: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为主。方剂用四妙活血汤加减。

汤药均水煎服,每日l 剂分两次口服。

2.3  护理

2.3.1术前护理

情志护理:护士耐心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原因,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 对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指导其戒烟戒酒,耐心讲解吸引对患者的危害以及与本病的关系,并且告知患者在饮食中应当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尽量多食高维生素等清淡饮食。肢体保养:患侧肢体适当保暖,增加棉被和房间的温度。应调节室温保持在20℃度以上。

术前准备: 告知患者正确有效的手术体位,协助患者完 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的辅助检查,将患者血糖控制 在正常范围,血压控140/90mmHg左右。备皮,做碘过敏试验。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患肢自然伸直,穿刺侧肢体制动24h,手术完毕时用砂带压迫穿刺点6-8h。

2.3.2  辨证施护

寒凝型:中药熏洗采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方药,中药煎汤后先熏小腿,待温度适宜约40摄氏度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30分钟,每日两次。血瘀型:中药煎汤后先熏小腿,待温度适宜约40摄氏度左右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泡洗30分钟,每日两次。湿热下注型:卧床休息,减少走动可用耳穴压豆止痛,取神门、交感、心、下肢、两耳区交替压豆。勿挤压患肢,应保持患肢舒展,使血流通畅。热毒型:中药熏洗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方药,中药煎汤后泡足,温度以36摄氏度左右为宜,温度过高一方面加重组织缺氧,另一方面易使感染扩散,而使病情加重,每次浸泡不超过30分钟,每日一次。

2.4  数据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所收集的计数数据均以均数 ± 标准差(mean±SEM)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11对所收集的计数数据进行处理,多组间差异性检测采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近期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效果比较

治疗组

(n=24)

对照组

(n=24)

P

1-2周疼痛基本

21

17

<0.05

疼痛明显缓解

10

7

<0.05

住院天数

24.0±15.6

28.5±19.2

<0.05

2周肢体皮温比术前升高

3.77±1.56 ℃

1.77±1.32 ℃

<0.05

3.2 随访结果:治疗组随访率为70.8%,治愈占75.0%,对照组随访率为70.8%,治愈占75.0%,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远期效果比较

治疗组

(n=24)

对照组

(n=24)

P

治愈

18

16

<0.05

显效

5

5

>0.05

无效

1

3

<0.05

总有效

23

21

<0.05

4 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中医学的“脉痹"、“脱疽"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并凝滞脉络而痹塞不能,使气血运行不畅而所致。其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温养则皮枯不荣,汗毛脱落,肝肾不足或寒邪郁久,湿毒浸淫,化热蕴毒,脉络闭阻,肢末无血供养,而致趾(指)焦黑坏死,甚则脱落。随着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成为最有效且热门的治疗手段。虽然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近期保肢率,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发病和进展特点,其远期通畅率较低[2],如何提高术后患者远期通畅率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了中医理论和中草药物的应用,能够完全控制血管炎症反应,并能扩张动静脉,尤其动脉微血管,促进患者侧支循环建立,进而有效消除血栓,降低患者血液黏滞度,改善血管壁弹性,修复机体功能,修复血管内皮组织,防止血栓形成,增进缺血坏死区的供血,促进血管再生,保全肢体,降低截肢率。

本组患者经过比较研究显示,血管腔内介入联合中药辩证护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明确,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Olin JW.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Buerger's disease)[J].N Engl J Med,2000,343:864-869.

[2] 张安平,周栋,郭发才等.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 (5):321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