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鹏飞 ,王弦 ,吴燕妮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 100043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炎性因子、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结果:比较治疗疗效(95%vs77.50%),观察组更高(P<0.05);比较炎性因子,治疗前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均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比较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治疗前(P>0.05),治疗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均有增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更快缓解机体炎性因子,提升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疗效理想。

【关键字】炎性因子;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氯雷他定;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中图分类号R691.9              文献标识码:B

慢性鼻窦炎为近年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表现为脓涕、鼻塞、头痛等,具有迁延不愈、病程长等特征,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现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但若单一使用手术治疗,仅可纠正鼻窦和鼻腔畸形,起初发生不可逆病变,如鼻息肉、鼻纤维增生等,在缓解炎性反应上效果不理想。氯雷他定属于三环类组胺拮抗剂,对外周H1受体有选择性拮抗效果[1],显著改善机体炎性反应。现本文共纳入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组论述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80例就诊(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病程1.65-12年(6.25±0.36)年;年龄23-56年(31.69±1.02)岁;女18例(45.00%),男22例(55.00%);观察组:病程1.68-12.02年(6.32±0.31)年;年龄22-57年(31.58±1.01)岁;女19例(47.50%),男21例(52.50%)。基本资料(2组患者)比较(P>0.05)。

入选标准:①满足《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2]中慢性鼻窦炎判定标准,有头痛、反复鼻塞、脓涕等症状;②满足手术指征和药物治疗指征。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急慢性感染病变者;③鼻腔其他疾病者;④造血系统、肝肾、心血管等原发性病变者。

1.2方法

对照组:鼻内镜术治疗,局麻,鼻内镜Nesserklinger术,将钩突切除,开放筛窦,扩大蝶窦、额窦、颌窦,清理内容物,将不可逆病变清除后,修整阻塞结构。术后鼻腔需填塞地塞米松明胶和纱条。

观察组:手术基础上再服用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10970410,10mg,拜耳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口服10mg,每日1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治疗疗效,显效:无病症,鼻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正常;有效:仍有病症,但有改善,窦腔黏膜水肿改善≥30%;无效:病症、黏膜水肿等均无改善,或恶化。

②炎性因子,炎性因子指标,酶联法测得CRP、TNF-α、IL-6,标本为经离心(15min,4000r/min,13.5cm)处理的静脉空腹血5ml。

③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用糖精实验法测得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鼻黏液纤毛清除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治疗疗效(计数,2检验,%)和炎性因子、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计量,t检验,±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比较治疗疗效(95%vs77.50%),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1:比较治疗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0

23(57.50)

15(37.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1(27.50)

20(50.00)

9(22.50)

31(77.50)

x2

--

12.0017

P

--

0.0005

2.2 炎性因子

比较炎性因子,治疗前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均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hs-CRP(mg/L)

TNF-α(ng/L)

IL-6(ng/L)

hs-CRP(mg/L)

TNF-α(ng/L)

IL-6(ng/L)

观察组

40

122.35±10.21

241.21±12.21

128.35±11.02

26.35±4.21

98.24±10.21

45.25±10.21

对照组

40

122.41±10.23

241.25±12.23

128.31±11.01

51.24±4.23

122.35±10.25

89.35±10.25

t

--

0.0263

0.0146

0.0162

26.3771

10.5398

19.2786

P

--

0.9791

0.9884

0.9871

0.0001

0.0001

0.0001

2.3 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比较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治疗前(P>0.05),治疗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均有增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3:

3:比较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mm/min)

鼻黏液纤毛清除率(%)

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mm/min)

鼻黏液纤毛清除率(%)

观察组

40

3.40±0.42

46.21±4.21

8.86±0.51

78.02±1.32

对照组

40

3.42±0.41

46.23±4.23

6.12±0.52

70.32±1.36

t

--

0.2155

0.0211

23.77923

25.6952

P

--

0.8299

0.9831

0.0001

0.0001

3.讨论

慢性鼻窦炎严重病变会干扰鼻道功能,会降低鼻黏液纤毛清除能力,促进鼻腔感染,出现恶性循环[3],加大治疗难度。鼻内镜术具有视野清晰,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操作者能直接观察到病灶来源和性质,利于将病情准确、彻底清除,且手术在鼻内镜协助下,可一定程度保护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患者接受度高。但若单一使用手术治疗,在缓解机体炎性反应方面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在疗效(95%vs77.50%)、炎性反应指标、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指标上,更理想(P<0.05),此点与郭德强学者[3]报告相符。观察组所使用的氯雷他定为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药物见效速度快,其生物利用度高,在拮抗外周H1受体时,还有良好的抗炎效果。药物经人体服用后水溶性较强,具备较高受体选择性和亲和例,不会抑制到中枢神经,可确保给药安全。

综上,鼻内镜术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更快缓解机体炎性因子,提升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疗效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金丽,祝园平,黄海燕,等. 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不同鼻腔冲洗模式疗效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296-298.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2):81-100.

[3] 郭德强,王增光. 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与炎性反应的影响[J]. 实用医药杂志,2021,38(2):12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