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为什么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疾病

康鹏

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150

    很多患者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时,会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主角吐血是因为患有了“不治之症”,因此当患者出现这个症状时,会非常的恐慌,赶忙问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呕血发生的原因发部分是你的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常见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是非常常见的病症,特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虽然上消化道出血并没有“不治之症”,那么凶险,但是也要给予有效的治疗。因为出血、便血等症状的出现会导致血容量下降,持续进展可出现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险情况。我们要重视这种疾病,及时查清原因后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才能避免疾病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1. 造成疾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患者在治疗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呢。任何疾病都有其发病的原因,从临床大量的治疗统计上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食管原因,因患有食管疾病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如食管肿瘤、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等。或是因为一些物理或化学性的原因导致上消化道损伤,而产生出血症状。其二是一些消化系统疾病。这也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如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急性胃扩张、胃肠吻合术后所出现的吻合口溃疡和空肠溃疡等。第三点原因是胆囊和肝脏疾病,或是外伤引起的肝实质中央破裂也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主要有肝血管瘤破裂、肝内局限性慢性感染、肝脓肿等,部分肝癌患者、胆管损伤患者也会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表现。第四点原因是上消化道周围组织器官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胰腺疾病,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累及消化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纵膈脓肿或肿瘤等破裂进入食管、胸内肿瘤后腹腔主动脉瘤破损后进入消化道等也会带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最后一点原因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管炎等,甚至尿毒症患者也会有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1.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疾病发作?

我们都知道疾病在发病的时候存在一些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风险。第一个危险因素是急性应激事件,比如大型手术治疗、突发的严重创伤和危重疾病等,或是在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下会对胃粘膜造成压力或损伤,导致其出现糜烂、溃疡和出血等,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呕血、便血症的症状。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一些药物因素。当你因为一些疾病选择服药治疗时,服用的药物可能对你的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增加你的不适感。这些药物主要有皮质类固醇等激素药、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肿瘤药物等,第三个原因患者食用一些很坚硬、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会划破曲张的血管,比如干果、油炸类食物。辛辣、酒精、浓茶、过酸类或咖啡等食物会对胃粘膜造成刺激,间接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风险。第四个原因是腹压增加。当一些因素导致腹压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时,门脉高压加重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1. 发病后有哪些症状呢?

很多患者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只有呕血和便血,其实并不是。呕血和便血只是疾病的两个典型症状。那么,上消化道出血究竟有哪些症状呢?

3.1呕血

    这是大部分患者都会有的发病症状,也是很多患者就诊的原因。在临床的诊断中,可根据呕血的颜色、量等评估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如果是胃幽门以上的部位有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呕血的症状,如果是胃幽门以下的部位出血时,呕血症状便不常见。当出血量较多、出血的速度快时,血液在胃部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呕血的量会增加,血液的颜色呈现为鲜红色。鲜红色血液会让患者非常恐慌,就诊治疗也更加及时。如果出血缓慢,流入胃中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血液在胃酸的影响下呈现棕褐色咖啡样。因此患者有呕血症状时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立即将呕血清理掉,而是要记下颜色和量,帮助医生的诊断。

3.2黑便

    黑便表示患者的粪便中含有血液,这种出血部位一般见于幽门以下的部位。这个位置距离上消化道较远,因此血液会进入肠道内混入粪便中。如果血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成分会与肠道内硫化物在细菌作用下生成硫化铁,混杂在粪便中形成黑便(柏油样便)。如果血液停留时间较短,那么患者排出的粪便会呈现鲜红色粪便样。如果是出血量比较大、出血速度快的患者,出血量大、速度快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肠道蠕动过快的情况时,也会出现鲜血便的症状。从临床上的治疗看,大部分存在呕血症状的患者后续会出现黑便症状,但是存在黑便症状的患者并不一定会出现呕血症状。可以从粪便的颜色来评估出血量和出血时间。

3.2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呕血和黑便症状意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当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已经超过800ml时,患者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出现。如果控制不当持续出血,出血量达到全身血容量的30%~50%,会有休克的风险。此时患者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等,皮肤表面的温度下降,并呈现紫灰色花斑状。血压短时间内骤降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轻则状态不佳,精神萎靡,严重会出现意识模糊、尿量显著下降的症状。此时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安排有效的抢救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 如何应对上消化道出血?

    当患者已经出现了便血、呕血等症状时,首先要保持情绪镇静,不要惊慌,立即躺下休息,不要活动。躺下时要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将口腔内血液和鼻腔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通畅。叮嘱患者要将血液吐出来,不要吞咽下去,避免发生误吸、反流等更加危险的情况。关注的呼吸情况,若患者呼吸困难时,要及时给予低流量的吸氧,注意不要有呛咳。护理人员要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患者的意识状态等,一旦发生异常的波动要立即通知医生抢救。当患者的症状稳定时要立即安排全面检查,明确出血的部位。

首先要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评估患者的出血量,若出血过多也要进行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输入血浆、全血或平衡液等。通过输血来维持体内正常的运行状态,纠正患者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控制补液的滴速,避免引发肺水肿。出血治疗期间必须停止饮食,可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止血后可摄入少量的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