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赵钧

开封空气液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   475000

摘要:喘振是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期间常见危害性现象,设计不当、调试不佳、运行失误等均可引发喘振,阻碍正常生产工作,因此必须重视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预防工作。在离心式压缩机设计阶段,应搭建完整的防喘振控制系统,合理设计结合尺寸与逆止阀,并按规定做好试运行与设备调试工作,最后于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期间时作为维护保养,以此全方位避免喘振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原因;预防措施

1离心式压缩机构造研究

离心压缩机结构可细分两部分即静子和转子,其中,静子结构有隔板、机壳、级间密封等;转子包括大量旋转零件,如平衡盘、叶轮、主轴等。机械具体构造如下:(1)水平轴向部分型。静子有密封、焊接机壳;转子包含联轴器、推力盘、隔套、轴套、叶轮。(2)垂直径向部分型。静子为隔板、内机壳、端盖、机壳;转子与水平轴向构造相同。(3)整体齿轮增速。静子有型环、扩压器、蜗壳、齿轮箱体;转子包括叶轮、联轴器、低速齿轮轴、低速齿轮、高速齿轮。

2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分析

2.1喘振现象

分析喘振现象应从以下3个角度入手,全方位了解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①观察离心式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数值及入口流量,运用CCS软件得出数值波动幅度轨迹趋势图,分析CCS趋势图特征,若此时存在较大波动或周期性波动,则离心式压缩机可能出现喘振现象;②采用“听”的方式判断喘振,若离心式压缩机进出气管出现“呼哧呼哧”的气流噪声,则证明离心式压缩机运行不稳定,机组存在喘振问题;③根据离心式压缩机实际情况分析其轴系振动图,若发现离心式压缩机内出现轴系急剧振动的情况,且振动相对明显,则说明离心式压缩机存在喘振现象。在离心式压缩机日常应用期间,可采取上述3种手段判断离心式压缩机是否存在喘振现象。

2.2喘振位置

当气流在离心式压缩机叶片扩压器或叶轮的流动路径内时,将引发喘振现象。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喘振现象的位置并不具体,可能为某个部位或某个阶段区域,还可能是整个单元发生喘振,但通常情况下,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发生位置存在一定规律:①若离心式压缩机内存在叶片扩压器,在该部位是出现喘振的第一区域;②若离心式压缩机未设置叶片扩压器,则叶轮为首个出现喘振现象的部位,当离心式压缩机气体激增时,该气体将在叶轮位置紊乱流动,并使喘振现象逐步扩散,若不加以控制,将直接影响整个机组。

2.3喘振危害

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存在较大危害,具体如:①出现喘振现象时,将使离心式压缩机进出口相关参数产生大幅度波动变化,继而影响整个工艺流程;②喘振现象将对离心式压缩机的隔板、密封装置、轴承、转动部件产生较大冲击,使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出现不平衡转动,对设备内部静止件产生磨损刮碰;③喘振现象将直接阻碍离心式压缩机配套设施的运行,以干气密封装置为例,当产生喘振现象时,将直接损坏干气密封装置,继而产生联锁停车现象;④喘振现象将对内部结构造成巨大冲击,引发轴瓦密封型环烧蚀变形、刮碰磨损等问题;⑤在喘振现象作用下,导致转子与内部密封元产生异常摩擦,产生间隙超差,并使压比不达标,若在此期间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产生泄漏,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出现人员伤亡。

3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预防措施

3.1设置逆止阀

在离心式压缩机出口部位增设逆止阀结构,若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期间出现喘振现象,可通过逆止阀避免气体回流,对设备产生保护效果,此外,离心式压缩机出口部位的第一个阀门,应在确保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靠近出口法兰,以此缩减管网容量,控制通流能量。

3.2做好试运行调试

当离心式压缩机设计并制造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运行环节,并根据试运行结果进行调试:①在正式试运行前引导操作人员学习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流程,熟悉相关操作及工艺原理,掌握管网特性、结构性能、进口条件、转速参数等关键点,并要求操作人员理解喘振原理及预防措施;②以离心式压缩机性能曲线为依据,设置增速曲线、减速曲线,并按照“降速先减压、升压先增速”的原则操作离心式压缩机;③离心式压缩机试运行启动前,需打开防喘振阀、回流阀、进口阀,检查出口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为后续空载启动奠定基础。依据增速曲线将离心式压缩机调节至最小转速时,即可进行增压;④在升压操作前,需打开出口阀门,缓慢关闭防喘振阀,以此方可执行下一步操作。但在升压、增速期间应注意,应确保增速速度快于升压速度;⑤双缸离心式压缩机内部存在2个防喘振回路,在设备启动后需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依次提升低压缸、高压缸的压比,即先关低压缸防喘振阀;⑥在关闭离心式压缩机前,需将回流阀适量打开,待出口压力适宜后调节转速,使速度与压力交替降低,采用此方式消除出口压力后即可关闭离心式压缩机。而对于双缸离心式压缩机,需以“先高后低”为顺序关闭回流阀;⑦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点及性能曲线均由设计人员参数计算得来,可能存在误差,且离心式压缩机的、安装装配期间同样可能出现误差,因此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线可能存在偏差。

在试运行调试期间,应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对喘振线进行实测校准,通常情况下为保障试验效果,仅可在离心式压缩机运转稳定正常后方可组织喘振试验。喘振现象对设备具有巨大破坏性,在喘振试验期间应有专业技术人员从旁指导,当出现喘振隐患时快速应对。为保障喘振试验效果,需由慢到快设置5个转速条件,了解离心式压缩机在各个转速条件下的喘振现象,当离心式压缩机启动后,其进口压力温度数值持续不变,离心式压缩机进口压力逐渐变大,而进口体积流量逐渐变小,若离心式压缩机在喘振试验期间出现喘振现象,则需记录距离喘振最近的稳定点数据,将该数作为离心式压缩机在各个转速条件下的喘振点,在此基础上得出喘振线,根据实测数值修正防喘振控制系统内的曲线,以此提高控制系统效果。

3.3落实运行维护

在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期间,应定期维护保养,使设备能够保持优良性能:①定期清理进口管路,避免其被污垢、杂质、灰尘等杂物堵塞;②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温度、压力、气体分子相对质量、进气流量、管网压力、转速等数据,了解各类参数对管路体系的作用变化,同时注意管线堵塞问题,定期观察工况点动态,当其趋向防喘振保护线时及时调节回流阀、转速、进口节流及导叶角度,用以改变工况点,缓解出口阻力,使离心式压缩机工况点处于稳定状态,远离防喘振区域,在此基础上调查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出优化;③在离心式压缩机实际操作期间,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操作,并引导操作人员定期回顾喘振的预防措施,当出现喘振现象时,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发生喘振时不可第一时间停机,需使离心式压缩机远离喘振区域后查明原因,检查设备存在损坏现象,当所有事项严格落实且离心式压缩机恢复正常后,即可正常操作。

结束语

喘振现象能够损坏离心式压缩机结构,是设备不平稳的运行状态,不仅会降低离心式压缩机综合性能,还会阻碍机组正常工作,缩短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为保障工作效率及综合效益,应注意总结产生喘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喘振频率,避免喘振现象。

参考文献

[1]王磊.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J].聚氯乙烯,2022,50(03):25-27.

[2]张崇高.离心式压缩机喘振分析及消除喘振的方法[J].石化技术,2022,29(01):40-41.

[3]姜丽霞.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设计探讨[J].山东化工,2022,51(02):161-162+165.

[4]方俊.离心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