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禹小丽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儿科的治疗与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方法:以我院中医儿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所接诊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1例患儿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与护理,回顾性分析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中,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及所选穴位精简的特性,患儿的接受度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中医儿科;护理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需要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状,继而调制为丸状或膏状,贴敷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随着中医的发展,近些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较为简单方便,通常对于针灸治疗的适应症而言,穴位贴敷疗法均可适用。在中医儿科的临床治疗中,肺炎喘嗽、外感发热、肠系膜淋巴结炎、腹泻均可以应用穴位贴敷疗法加以治疗,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1]。廖康荣[2]在研究中指出,通过对百日咳患儿施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中医儿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1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现作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中医儿科所接诊的142例患儿均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与护理,患儿的疾病包括肺炎喘嗽、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外感发热。观察组患儿中,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6±2.6)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5.6±2.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由主治医师按照患儿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采用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四点,一是监测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护理;二是与患儿耐心沟通,建立良好关系,消除不良情绪,便于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均可以顺利进行;三是做好饮食护理,叮嘱患儿家长按照食谱准备食物,饮食应清淡且有营养;四是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避免患儿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出现皮肤感染、创伤、肺大泡、心肌损害等并发症。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与护理。将已经配制好的草药研成细末,并使用陈醋充分调匀,制成大小为1cm×1cm的膏状,而后放入到2cm×2cm的纱布块之上,贴敷在患儿的相应穴位上,并使用透气胶布加以固定。在肺炎喘嗽患儿的治疗中,选定喘穴、大椎穴、肺俞穴,背部所选穴位均为双侧,每次贴敷时间为4-6h。在腹泻患儿的治疗中,选定天枢穴、神阙穴、中脘穴,每次贴敷时间为0.5-4.0h。在外感发热患儿的治疗中,选定风门穴、大椎穴、双侧涌泉穴,每次贴敷时间为0.5-12h。在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中,选定中脘穴、神阙穴,每次贴敷时间为0.5-6h。所有患者每日均接受1次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共计治疗7d,为1个疗程。在进行穴位贴敷疗法的护理干预时,包括一般护理、贴敷时的护理、贴敷后的护理。在一般护理中,耐心向患儿讲解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知识,消除所存在的恐惧心理;贴敷前对局部皮肤做好清洁,若是存在过敏反应,则不宜使用穴位贴敷疗法。在贴敷时的护理中,取患儿的坐位,贴敷过程中可以播放患儿所喜欢的动画片,减少动作,确保贴敷治疗顺利进行。在贴敷穴位时要避开肋骨,全程观察患儿的反应,发现患儿出现疼痛、瘙痒、红肿等症状时,立即停止穴位贴敷。在贴敷后的护理中,及时取下贴敷药物,清洁患儿的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是否发红。治疗期间患儿的饮食要保持清淡,忌过多食寒凉之品。叮嘱家长多让患儿休息,进行适当性的运动和锻炼,避免游泳,洗澡时尽量不搓背。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显效:患儿病情有明显缓解,常见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病情有所缓解,常见症状有明显缓解,但未全部消失,无效:未达到显效与有效的评价标准。记录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换药管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检验、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71

21

46

4

67(94.37)

对照组

71

14

44

13

58(81.69)

2

/

/

/

/

5.413

P

/

/

/

/

0.020

2.2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7.84±6.83)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6.77±8.12)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791,P=0.000<0.05)。

3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的依据是中医经络学说,穴位贴敷治疗时,将所选中药研磨成粉末状,多使用蜂蜜、姜汁、麻油加以调制,得到丸状或膏状[3]。通过贴敷在穴位上,可以有效治疗疾病,主要有三点治疗机理,一是贴敷在穴位,可以直接刺激和作用于穴位;二是可以产生较好的药物效应;三是可以形成叠加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黄如恒等[5]人在研究发现,将所制作的药物贴敷在患儿的相应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或治疗疾病,尤其是适合于惧针患儿和不肯服药的患儿,因为无创无痛和安全直接,所以可以得到患儿的认同和配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接受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再一次表明穴位贴敷疗法的优势。以肺炎喘嗽患儿为例,通过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加以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吸收患儿的肺部秽音,体内干扰素水平也可以有效提高,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也可以有效增强。再以腹泻患儿为例,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刺激和作用于患儿的体表腧穴相应的皮肤部位,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均可以较为有效的纠正,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沟通表里。在穴位贴敷疗法的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可以做好患儿贴敷时和贴敷后的一切护理,确保穴位贴敷疗法的效能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同时避免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因为所选的穴位具有易取、精简的特性,所以患儿的接受度高,是一种中医特色护理。

综上所述,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中,均可以考虑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有助于提升中医儿科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洪艳.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05):846-848.

[2]廖康荣.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对百日咳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5):3.

[3]康年松,钱蓉,张娟娟.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75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21,17(02):79-82.

[4]阳婉.儿科护理管理中实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9):83-84.

[5]黄如恒,黄维肖.穴位贴敷疗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和护理[J].科技资讯,2020,18(32):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