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

王伟彩

身份证号:130133198502151828

摘要: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给排水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同时由于水资源日益匮乏以及水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且水环境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等现状,因而能否保证对城镇居民可持续供水和保障优质供水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生产的现实问题,而要实现该目标,在现有水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节水措施对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展开探讨,希望能给城市的节水节能方面的工作提供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节水

引言

城市建设中的给水排水工程是城市要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他是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优质的可靠保障,也是一个城市其他产业能否带动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上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是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必要的环节。

1.节能节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必要性

给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工程耗能占据市政工程总耗能的比例很大,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我国的能源及资源极度短缺,这种现象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极为不利。所以要合理的降低给排水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从工程设计本身着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节水节能技术,利用节能技术来达到经济型目的[1],并且将水资源的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从根本上降低能源及水资源的消耗,最终达到环保、节水节能、经济合理的目的。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

2.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浪费的原因分析

2.1给水系统超压出流

市政给排水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超压出流,在居民用水的实际流量超出给定的流量之后,就造成了超出那部分水资源的浪费,而这也就降低了水资源的使用率。这样的现象在大多的市政给排水管工程中比比皆是,而这也就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其浪费的形式比较隐秘,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专业的人员才能测出来。

2.2工程配套设施的质量存在问题

市政工程在选取给排水施工材料的时候,一般都只是关注材料的整体质量问题,而对于材料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却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又由于这些管道材料基本都是埋在地下的,因而一旦管道的接头等细微之处发生渗透等现象时,往往是不易被察觉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忽略,久而久之,也就同样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这样的浪费也是不容小觑的。

3.市政在给排水设计中进行节能节水的主要途径

3.1管路渗漏的防止

给排水管道的渗漏直接影响输水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管道泄漏的原因很多,或者对设计过程中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抗力估计不足,以及结构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或施工方法错误,工艺不良,或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管材、管径、输水压力、管道接口方式和基础沉降,避免管道电化学腐蚀、接头脱落和管道爆炸[2];由于输水管道大多位于公路下方,由于当地财政因素,管道更新困难,应合理确定水价,以确保充足的财政资源,漏水概率高的管道应根据管网的使用寿命进行规划;市政给排水管道泄漏管理的重点是配水管道。分区域供水,根据各区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对沿线进行合理调度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问题,加强非法用水和偷水的管理。

3.2阀门及附件的防漏

管道阀门及附件跑、冒、滴、漏现象在国内市政供水管网中也很常见,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使用新材料,如硬质聚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改性聚丙烯和铜塑复合管,并严格控制质量,才能减少管道连接处的泄漏,减少水浪费。

3.3充分利用太阳能清洁能源

近年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降耗意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3]。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这种太阳能资源与给排水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值得大规模推广。

3.4合理有效地利用中水系统节约用水

再生水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的一部分生活污水,使其成为可回收的非饮用水。再生水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厕所冲洗、花园灌溉、车辆清洁等[4]。中水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目前,许多城市已将中水处理辅助设施的应用总结到城市给排水节能节水总体规划中。在新项目建立之初,中水设施已纳入统一建设。

城市污水经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后达到相应标准的水称为再生水。它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可再生水。由自来水的供水和污水的污水的名称决定。目前,生活中水可用于工业冷却、农业和绿地灌溉、厕所冲洗、景观用水、道路降尘、洗车等非人类接触水,中水的回用程度决定了节约水资源的程度,同时,它可以减少污水产生总量,减轻了水资源的污染。目前,它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也是最有效的节水方式,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3.5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对于新改扩建项目中的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工业用水应尽量实现一水多用、串联及重复利用,用水单位应积极开展节水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加强对污废水的重复利用并尽量实现零排放;对范围内地表径流应加强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在农业灌溉中应平整土地避免大水漫灌,对灌溉用水实行管道输水并推广喷灌和微灌技术;加强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管理,及时检修更换破损管道以降低管网漏水率;对一定规模的新建共用设施应强制采用中水回用设施,并保证该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对原来的大型建筑尽量实行管网的更新改造,尽力引入中水回用设施;鼓励有条件市区加强对于雨洪水收集及利用设施建设[5];对居民生活应提倡采用节水型器具;大力开展、研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节水设施研究工作,积极推广节水新材料、新工艺、新器具并采取展览、现场会及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及推广等。

3.6分质供水

人们在日常用水中直接应用的部分仅为总用水量的1/7-1/6,而人体不直接接触的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因而对居民用水实行分质供水非常必要。才取分质供水只要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可为再生水水质提供技术保证,则其可根据规模效应导致其价格远低于自来水价格,同时由于自来水用量减少可降低了其水处理费用,最终可真正实现优水优用、中水巧用

4.结语

市政给排水节水工作应涉及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人们应对每个环节给予从分重视,首先从整个工程的总体节水效果出发,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相应的节水措施来逐步扩大整个城市的节水工作及效果,最终实现节水措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贾静.探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J].门窗,2018(01):36.

[2]谷玥.探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0):53.

[3]张晨君,周忠琴,陈喆.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04):342.

[4]谭华进.市政给排水工程节水措施[J].民营科技,2015(08):164.

[5]马保军.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节水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