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地理作业“加减法”——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诊断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做好地理作业“加减法”——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诊断策略

梁满英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中学

摘要:数量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是地理作业提质减负的必由之路。教材改革以提质减负为目标,以日常课堂教学为基础,着力改革地理作业设计和诊断方法,丰富作业形态,降低作业总量,增加作业趣味,提升作业品质。本文重在介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诊断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诊断

众所周知,地理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地理学习效果的载体。地理作业的设计与诊断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理教学效果。纵观传统初中地理设计与诊断情况,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难度较大,影响了部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尤其导致部分学生“吃不下”,部分学生“吃不饱”,最终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失去地理学习兴趣,地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1]。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忽视作业批改,作业讲解,致使作业诊断功能无法实现,影响了学生了解学情,查漏补缺。基于此情况,《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教学作业变革放在了突出位置注重实施教学作业的"加减法",减少重复性、惩罚性教学作业,攻克机械、不合理教学作业鼓励设计个性化、分层化作业,发挥作业诊断功能,了解学情,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实现减负提质。对此,教师审视传统作业不足,以提质减负为目标,以日常教学为依托,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入手,设计多样化作业,同时发挥作业诊断功能,使学生通过完成地理作业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作业多样化,增强趣味

作业形式多样化是增强作业趣味性的“法宝”,也是调动学生作业兴趣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地理作业中以书面解题类作业居多,把学生禁锢在"题海"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兴趣也是学生高效掌握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保证。对此,在设计地理作业的时候,教师打破书面解题类作业的束缚,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多种形式的趣味作业,调动学生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帮助学生建立地理认知,锻炼相关能力。

(一)设计游戏类作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教学游戏化,鼓励教师应用游戏化的方式实施地理教学,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边玩边学,提高地理学习效果[2]。设计游戏类作业是地理教学游戏化的实现体现。教师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地理课堂和课后服务为依托,设计游戏类作业,调动学生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应用地理所学,在玩游戏中增强认知。

以地图为例,它是学校地理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各种地图进行了互动,对地图建构了认知。立足学生们的认知情况,教师在课后服务期间设计了“我爱我的祖国”地图拼图竞赛活动,以活动形式展现地理作业。具体地,教师将地图拼图竞赛分为班级赛和年级赛。在开展的过程中,先进行班级赛,引导班级学生抽签决定pk组,接着,向学生分发中国地图拼图,引导学生根据我国各个省区的位置、轮廓等进行拼图。

图1 地图拼图竞赛

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确拼图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轮竞赛。如此做法,不仅增强了地理作业的趣味性,切实调动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还使学生们通过玩游戏,加深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认知,顺其自然地建立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位置观念,可谓一举双得。此外,部分学生还因竞赛的“刺激”,增强了地理学习欲望,自主学习,便于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二)设计制作类作业

“做中学”是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制作类作业是“做中学”理念的实践表现。地理是具有操作性的学科,包含着诸多的制作元素,如地图、地形等,为学生们提供了制作便利。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以“做中学”理念为指导,研读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类作业,引导学生迁移经验地制作思维导图、统计图表、学科图表等。

以"日本"为例,本节课程的认知技能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国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地域组成;知道了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日本多火山的原因。基于此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相关内容。立足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教师设计制作类作业:“梳理课堂学习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展现日本的地理环境。”在此作业内容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回忆课堂所学,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各种各种的思维导图,系统展现日本的相关内容。

图2 “日本”思维导图成果                  图3 “日本”思维导图成果

在学生们制作思维导图后,教师开展“展览会”,鼓励学生展示各自的制作成果,互相点评,及时查漏补缺,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巩固课堂所学,打好地理基础。与此同时,学生们也通过做思维导图,逐渐提高了思维水平、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设计演示类作业

实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内容,也是教师实施地理教学的方式之一。地理实验具有直观性,便于学生们进行形象思维,建立认知,增强记忆,同时锻炼空间思维能力

[3]。演示类作业是地理实验的具体表现。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挖掘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元素,将其设计为演示类作业,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所得,应用各种物品进行操作,直观展现地理现象,并进行讲解,借此增强理解。

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例,学会利用地球公转轨迹说明地球的运原理是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动态、直观地展现地球公转场景,并对地球公转情况进行说明。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作用下对地球公转建构了初步认知。教师把握时机,设计演示类作业,先引导学生与同桌合作利用地球仪、尺子等工具演示地球的公转,借此增强认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到讲台上演示地球的公转。

图4 学生演示地球的公转

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情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现具体的地理内容,帮助全体学生增强认知。如此作业,不仅使学生们直观地建立了地理认知,深刻地理解了地理内容,还使学生们锻炼了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除了以上类型作业外,教师还设计了阅读类作业、生活实践类作业等。

二、作业分层化,因材施教

新课标倡导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地实施地理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所谓的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差异为基础,针对不同层级学生应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实施教学的教学方式。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构成,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4]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中国传统地理书面学解题类作业难度大,数量多的问题,采取分方法设计作业,以确保作业总量与作业难易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掌握状况,从而达到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

具体地,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以乐课网习题资源为主,依照学生学习情况,精心挑选不同难度的习题,按照“70%+30%”模式(70%必做题,30%选做题)设计多份作业,同时发布。学生或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或由教师指定作业内容。以“中国的自然资源”为例,教师分层设计了如下作业:

《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层作业

必做题

一、选择(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

A.南少北多B. 南多北少 C.夏秋少,春冬多 D.夏秋多,春冬少

2.我国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在()的地区

A.200毫米以上 B.400毫米以上 C.600毫米以上 D.800毫米以上

3.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耕田以()为主

A.旱地 B.草地 C.水田 D.林地

二、解答题

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问题:

(1)图中代表耕地分布的是____;代表林地分布的是____;代表草地分布的是____;代表荒漠分布的是____。

(2)A所代表的耕地类型为_____;B所代表的耕地类型为_____。二者以____为分界线。

2.读“我国南水北调图”,完成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流域的水调到______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_____运河北上将水输送到____地区。

……

选做题

1.首都北京已经相当“干渴”了,除了跨流域调水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北京的“干渴”呢?

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什么?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你可以想出哪些解决措施?

……

由此可见,必做题具有基础性,便于学生们迁移地理所学,解决问题,夯实地理基础。选做题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便于学生们开放思维,综合地理所学,增强地理认知,锻炼地理应用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层级学生通过完成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不仅“吃得下”“吃得饱”,还切实地锻炼了地理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三、作业诊断化,查漏补缺

作业具有诊断功能,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地理学情,也便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尤其及时发现地理学习不足,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完善地理认知,增强地理学习效果[5]。新课标早已要求教师用好地理作业,采用适宜的方式借助作业进行教学诊断。在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之际,各种作业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现,为教师提供了布置作业、诊断作业的便利。乐课网是其中之一。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利用乐课网为学生们分层布置书面解题类作业,还利用乐课网的有关功能,获取作业数据,实事求是地做出作业诊断,引导学生批改,查漏补缺。

(一)乐课网的作业诊断功能

乐课网的“智慧错题本解决方案”由四大场景构成:自主预习场景、随堂测试场景、阅卷场景、错题本场景等。每个创景都可以用数据形式展现学生的作业情况,为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作业诊断提供依据。

图5 乐课网作业数据获取

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乐课网的作业数据获取路径,依托日常教学,有理有据地对学生的地理作业进行精准诊断,借此实现作业诊断现代化,提高作业诊断有效性,推动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二)乐课网的作业诊断功能应用

纵观乐课网的作业数据获取路径,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作业情况,精准度地做出诊断。教师是地理教学的引导者,承载作业诊断重任。在实施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作业过程为入手点,应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作业诊断[6]。如教师在学生们完成多样化作业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地理学习问题,面对面地进行指导,使学生们及时地查漏补缺。还如,教师利用乐课网,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为时机,或鼓励学生自主诊断,或进行教师诊断,展现地理学习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讲解。

仍以“中国的自然资源”为例,教师利用乐课网布置分层作业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并将作业上传到乐课网,借助其相关功能生成作业报告

作业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第一次重做报告”,还分为“小组维度”和“个人维度”,可根据需要对学生作业进行多层次的解读。

图6 “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报告

1. 作业概览体现了学生的作业整体概况,里面包含了“提交率”、“批改率”、“平均用时”情况,“查看详情”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用时、提交状态、批改任务、红花奖扣情况,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在平台的账号,了解自己的作业和红花奖扣情况及评价。教师、学生、家长能通过平台在手机里面的“乐桃app”,掌握学生个人的作业情况。教师能通过这个app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辅导,学生也能够向老师提问题及留言,是课堂之外的有效延伸及补充。

图7 “中国的自然资源”作业报告

2.知识点分析能精准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掌握程度,便于教师二次备课或者让学生对失分多的内容进行错题重做,有利于失分点的巩固与深化。

教师研读作业报告,依据具体数据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切实了解学生学情。之后,教师立足学生分层和作业分层情况,分类处理作业。比如,当必做题中的基础题得分率低于80%,能力题低于70%,教师采用课内选择性讲解的方式,选择共同问题进行讲解,部分问题推送微课,由学生课后观看,自主解决。与此同时,教师就选做题,采用录制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外观看,自主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利用在线方式(如乐桃留言)与教师进行沟通。或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到一对一指导。此外,教师还鼓励家长利用乐课网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主动与教师沟通,合作分析问题成因,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利用课后自主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老师、学生和家长掌握地理学习情况,还能够适时、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克服地理学业不足,提升地理学业水平。同时,也为家校合作育人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设计多样化作业、分层性作业以及科学地进行作业诊断,便于调动学生们的作业积极性,驱动学生有效完成作业,借此做到减负提质,增强地理教学质量。所以,在“双减”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作业数量、作业形式以及作业诊断上狠下功夫,或设计多样性作业,增强作业趣味,调动学生兴趣;或设计分层性作业,增强作业针对性,实现因材施教;或利用在线方式进行作业诊断,精准了解学情,及时查漏补缺,顺其自然地做好地理作业“加减法”,充分发挥地理作业应有作用,增强地理教学效果,让地理教学提质增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参考文献:

[1]宋彩萍,王重建.初中地理教师作业布置与设计的现状调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08):67-71.

[2]陈雪娇.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3]刘伟苹.初中地理多元化的中长期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七年级地理寒假实践作业为例[J].现代教学,2020(S1):72-73.

[4]吴占林.探究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36-237.

[5]王章照.谈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8):124.

[6]盛丽芬.用好校本化数学平台——关于初中地理在线作业的尝试[J].现代教学,2020(Z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