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重整高分顶先导安全阀PRV1201C失效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1

连续重整高分顶先导安全阀PRV1201C失效分析与对策

刘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设备部  浙江  宁波  315000

一:事件过程:2018年11月11日09:15,重整高分罐V1201安全阀PRV1201C内漏,经排查,高分压力没有波动,增压机一级入口流量下降,循环氢量没有明显波动,火炬分液罐放空量增加,现场检查判定安全阀突然泄漏,09:45安全阀切出,期间加氢改质根据高纯氢管网压力调整负荷后,逐渐后续恢复正常。之后此安全阀拉至校验站进行重新校验和更换密封件后,于11月20日早9点再次投用正常,但在当晚8点30分再次发生内漏。之后对该安全阀更换原厂全套密封件后,定压合格回装完毕后,于11月28日投用正常。具体如下两图所示:

二:先导安全阀简介

PRV1201C为北京航天生产的HTXDM/HTXDLM系列调制型先导式安全阀,它是由导阀和主阀组成,导阀感受系统的压力并操纵主阀的开启和关闭。它具有起跳前后良好的密封性、允许工作压力接近安全阀的整定压力、随系统超压值的增加(减少)而比例开启(关闭),从而减少产品的损失和噪音,减少了阀门动作时对被保护装置的冲击载荷。此安全阀的主阀和导阀结构如下图所示:

1、阀座;2、阀瓣;3、导套;4、阀体;5、盖板;6、勺型管;7、弹簧

8-11、O型圈;12、直通接头;13、螺栓;14、螺母;15螺栓

1、阀体;2、进口阀座;3、出口阀座;4、阀轴、5、反馈活塞;

6、活塞;7、活塞腔;8、缓冲套管;9、螺塞;10、阀盖;11、弹簧座;

12、调整螺钉;13、阀帽;14-16、弹簧;17、排气管;18、排气护网;

19、进气过滤网;20-21、堵头;22、锁紧螺母;24-34、O型圈

三:拆解过程以及原因分析:

第一次拆解过程

11月14日安排十公司对PRV1201C下线,下午运至检验站进行重新校验。在未对此安全阀进行拆检前,先安排此安全阀上试验台重新定压,压力未到0.1MPA,主阀门即出现泄漏。于是11月15日上午对此阀门进行拆解检查。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对先导安全阀的主阀进行拆解:拆解后发现阀瓣密封比较完整,无明显磨痕。阀座的O形密封圈有轻微磨痕和均匀压痕,所以对阀座的O型圈进行了更换。

主阀阀瓣和阀座的检查

阀座安全阀O型圈压痕

新阀座O型圈

对主阀进行检查和更换密封圈后,重新将主阀组装并与导阀连接后,重新定压,阀现一上压未到0.1Mpa,主阀仍然内漏。这样我们的检查重点就转移至导阀上,随后对导阀进行拆解。

对导阀的拆解中,打开导阀下阀体的过程中,发现缓冲套管的O型圈变形严重,且O型圈被压出了裙边,具体如下图所示:

  

缓冲套管O型圈变形比对图             缓冲套管O型圈安装位置

分析其变形原因是在装配过程中,配件较小,下阀体装配闭合的过程中,若O型圈安装偏,凹槽边会将O型圈压出裙边,导致O型圈变形。

     在下阀体打开后,拆解阀轴的过程中,发现阀轴的中段密封圈变形严重,如下图所示

 

阀轴中段密封圈变形比对图

阀轴中段密封O型圈

正常状态下,导阀阀轴中段密封O型圈(如上红圈内部位)与出口阀座是出于长期压紧的闭合状态,只有当安全阀起跳时此密封面才分开,随后进口阀座与阀轴的上段O型密封圈才闭合。而安全阀起跳是非常态状态,因此,阀轴中断O型圈的压紧是一个长期状态,所以比较容易变形。而阀轴的上段O型圈只有在安全阀起跳时才处于压紧状态,所以不容易变形。

在对如上导阀内O型圈进行更换之,现场组装完成后,现场再次定压后,合格。

第二次拆解过程

本次首先在未拆解的情况下,进行上压校验,发现上压即内漏,之后对导阀进行逐段拆解。在打开导阀下阀体之后,仍然发现缓冲套管的O型圈有被压的裙边出现,由于本次让厂家提供了原厂配件包,所以发现此处原来使用的O型圈偏大,重新更换原厂配件。

 

未排除此因素影响,在更换此O型圈后,重新将导阀和主阀组装完毕后试压,仍上压就漏。于是对导阀继续拆解。

在拆解导阀阀轴过程中,发现活塞卡死,手动无法动作,于是将活塞拆开,将其两只O型圈更换。之后又将阀轴拆开,在与原厂家O型圈对比后发现进口阀座与阀轴的上段O型密封圈使用偏大,即原厂配件外环直径应为11mm,而使用的是12mm。这在某种程度上阻塞阀轴顶部通气孔,使得导阀气无法进入

 

四:对策

1、对诸如重整、歧化、异构化高分、吸附塔顶这些重点部位先导安全阀的密封圈进行全备料,每次定压过程中强制对如上部位O型圈进行全部更换,目前已经将这些安全阀统一汇总;

2、将如上分析原因反馈给厂家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

3、引进进口安全阀与国产安全阀技术进行交流比对,对重点部位适当引进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