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内涵与建设原则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内涵与建设原则探讨

张,敏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教师”“教材”“教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教”改革解决职业教育“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三教”改革的成效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而教材作为“三教”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教师和教法的桥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中新形态教材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形式,其建设及评价也势必对教师和教法产生重要影响。职教新形态教材建设是职教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阐述“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内涵与建设原则,仅供参考。

关键词:三教改革;新形态教材;内涵;建设原则

引言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任务,教材因其所具有的思想性、关联性等特征而成为“三教”改革的基础。职业院校教材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什么样的教材、怎样建设教材是职业院校应明确的重要问题,也是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工作应遵循的逻辑起点。

1“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内涵

1.1新形态教材的定位与内涵

新形态教材是一种以纸质教材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融合,并通过多种终端形式应用的新型教材,新形态立体化教材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一种传统纸质教材的升级改造形式。新形态教材突破传统纸质教材的“教材即教科书”的普遍定位,把教材的内涵扩展到“教材是内容和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新形态教材的内涵扩展到教学资源层面意味着新形态教材成为教学资源体系化融合和应用的手段,其承载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可直接应用于课程教学。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将成为整合信息和展示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将教材建设与教学模式信息化改革相互衔接的重要方式。

1.2“三教”改革的内涵

首先,“三教”改革是教师、教材、教法相互协同、互为赋能的综合性改革。作为教学基本要素,三者的融合有利于推进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改革,因此,必须同步推进,协同创新。其次,“三教”改革是“类型教育特征”指导下的改革。“类型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全新的战略定位,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明晰了“三教”改革的路径。再次,“三教”改革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经济形态也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以立体化资源为支撑的教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改革。

2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原则

2.1围绕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新时代的职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技能外,更加关注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它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任务,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所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要培养严谨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及劳模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思政教育元素应贯穿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要明确思政教育不单单是思政教师的事情,其他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也应进行思政育人;教材的编写者也需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材编写的全过程,但是将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并非易事,教材的编写者首先要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其次在编写过程中要梳理出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脉络。

2.2组建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团队

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职业岗位能力的学生,其在培养过程中所用的教材要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人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让教师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构建、优势互补的校企双元的教材编写团队。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了解产业需求,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但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有所不足,企业的技术、案例不能直接用于教材中,需要通过学校的教师精心设计将企业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案例转化为具体的教材内容和适当的教材形态,才能实现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在所有探索实践开发新形态教材的过程中,特别是专业类的教材,实践者都强调了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教材开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组建双元的教材编写团队,要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吸收到教材的建设中,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实践经验专家共同参与到教材的建设中,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

2.3突出职业教育教材职教特色

“职教20条”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所以职业教育教材编写模式应和普通教育教材编写模式不同,要突出其鲜明的职教特色。在编写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教材要打破学科体系框架、知识本位的束缚,避免将本科教材简化或删减为职教教材,而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领域工作能力的要求,加强与实际生产的联系,融入职业岗位标准、引入企业典型案例,突出职教特色。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写体例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些新形态教材支持了教法的改革。对于一些文化课、基础类的课程,则不宜完全照搬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建设模式,学科式的教材结构仍有其合理性,不能全盘否定,对于这种类型教材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新媒体技术,通过增加思政教育元素等来增强教材的职教特色。

2.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与能力、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相对欠缺,所以在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入新形态教材建设中,如声音、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技术,通过丰富灵活的信息化资源将抽象变形象、枯燥变生动、静态变动态、单向变交互,增强教材的趣味性,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纸质教材和配套的数字资源融合,为学生提供“纸质教材+课程资源平台+二维码+移动学习终端”的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这种模式可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使纸质教材和线上数字资源一体化,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同时也方便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有效促进教材和教法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在使用和内容更新上都更加方便,它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助推剂。

结束语

教材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态教材是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教材改革的创新思路,对新形态教材建设情况和评价体系的思考将为今后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和编写提供理论参考,为促进新形态教材开发建设工作产生重要意义,也将推动整个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A].国发[2019]4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A].教职成[2020]8号.

[3]蔡跃.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指导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