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素质建设在电力人资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职工素质建设在电力人资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陈金香,姚桐音,苏艳兰

福建省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是电力人资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可以辅助管理者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基于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这一重要性,本文对其在电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职工素质建设;电力人资管理;作用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电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电力企业是以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主的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电力部门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来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通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电力企业职工素质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正确认识职工素质建设在电力人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电力行业实际出发,它的主要意义在于:

1.1 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是顺应电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有一定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种的熟练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电力行业看,目前仍存在技术工人总量不足、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失调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电力发展的瓶颈之一。

1.2 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符合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求

当前,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专业知识方面缺乏自我学习的本领、关键核心技能上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加剧,职工群众重视个人发展、主动提高适应能力,学习文化知识、业务技术的热情不断提高。各级组织有义务帮助职工实现自身价值和个人发展的意愿,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职工提高素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努力为我局新一轮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3 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是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体面劳动的重要渠道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因此,工会组织要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大事抓好抓实,当好职工的“美容师”,为职工靠本事工作,凭技能生存创造有利条件。

1.4 协调职业和企业的关系

虽然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但仍无法避免两者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工会组织发挥自身职能,来协调职工、企业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为保障企业的综合效益,势必会影响某些职工的利益,导致其出于对企业行为的不理解,不再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工作。而工会组织作为企业、职工间的纽带,可在两者发生纠纷或矛盾时,既维护职工的利益,又协调双方关系,从而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需注意的是,在工会组织协调企业、职工关系时,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地位,自觉参与到协调工作中,借助自身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技能素质。

2 推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对策

2.1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技能素质

作为为企业、职工服务的主体,工会组织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义务和职责,更好的在职工职业技能素质的提升中发挥作用。首先,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素养。加大思想文化的宣传力度,借助技能培训、文化讲座等形式,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其次,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加大提升技能素质对自身价值影响的推广力度,引起全体职工共鸣和重视。最后,定期举办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职工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帮助职工了解自身缺陷,及时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储备,提高工作能力和素养,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2.2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正确理念,把员工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企业的最大财富,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每个员工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要把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企业发展总规划之中。要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劳资组织,工会、团委各方参与配合的职工素质工程工作机制,完善职工培训、竞赛、鉴定、使用、待遇“五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各部门要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劳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和培养规模,同时建立职工素质教育档案,记录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和各类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职工各项综合素质提升的情况,推动职工素质工程目标管理体系建设:财务部门要按昭公司对技术工人的培养计划。确保培训经费的投入;工会、团委、女工委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各有关部门既要分工又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2.3 完善激励机制,搭建成长平台

坚持“使用、考核和选拔相结合、业绩和待遇相结合”的原则,尽快督促有关方面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和晋升制度,完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及等级评定标准,进一步加大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力度,使职工学以致用。持续探索在生产一线关键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建立“首席员工”“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制度,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要不断拓宽职工技能鉴定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工种能够参加技能鉴定。对技能人才的使用和其享受的待遇要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拉开技术工种、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对技术带头人、在技术创新上有较大贡献的人才要实行奖励制度并与工资挂钩。做到工人以技定级、以岗定酬、岗变薪变,鼓励工人一专多能。

2.4 注重工作创新,提高培训质量

职工培训工作是提升职工专业技术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对职工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和谋划,创新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使培训工作从适应型向储备型转变,从注重积累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育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此,一要搞好培训需求调查。职工培训部门、人事部门要根据年度培训工作目标和计划,对培训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二是搞好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劳资部门应当根据职工所从事的工作,制定出每位职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类别。明确职工在一定期间内应当接受哪些培训、应当掌握什么专业技术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职工素质。三是实现培训方式创新。要由过去只抓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和“缺什么,补什么”培训,转变为着力抓好知识技能培训和职工学习力的培训。要求职工不但要堂握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而且要传授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方法,帮助职工开阔视野。同时,要为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技能创造条件,使职工自身的学习力得到增强。要由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在培训中,除了要培训与本工种的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教授与本工种和岗位相关的其它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使职工达到“一专多能”。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拘一格选配培训教师,特别是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外聘教师,确保培训质量。

结束语

21 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时代,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而职工的素质也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职工素质建设在电力人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将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朱丹凤.浅谈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在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9,15(24):25,27.

[2] 陈莉.电力企业工会组织在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工作中的重要性[J].区域治理,2018,33(22):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