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节水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节水措施研究

易世星

安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   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对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的节水问题展开分析,可知需要将工程建设当成是城市加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键环节。基于此,对工程节水措施进行了探讨,从管网布局、减压限流、分流回用等方面对工程应用的节水技术展开了探讨,为建设高效、节能市政给排水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排水;节水

引言:现阶段,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凸显,要求加强水资源节约管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用于为市民的生产、生活供水和实现污水排放,未能做到科学管控水资源将引发严重浪费和二次污染。因此应加强市政给水排水节水管理,通过减少水资源损耗维持系统稳定运行,为城市带来更多生态效益。

1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产生的用水、排水需求不断加大,给市政给排水系统带来了较大运行压力。实际在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期间,受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容易出现管网漏失量大、污水直接汇入河流等情况,后期需要频繁进行系统改造施工。而在工程运行期间,将产生大量水资源浪费问题,并引发环境污染,加重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给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建设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应加强水资源管控,通过科学分配水资源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维持给排水系统高效、稳定运转达到节水目标。

2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措施

2.1优化管网布局

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面,需要通过分区供水调整管道压力,确保供水稳定的同时,达到节水目的。结合城市地势特征选择输水方式,重点考虑坡度和距离因素,对输水水源直线距离进行计算,确定坡度给输水重力产生的影响[1]。根据水源流向高低进行规划,在地势满足重力流输水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依靠水流重力供水,维持供水系统高效运转,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时,通过给予水资源一定压力进行供水,需要结合水资源流动情况进行水泵扬程计算,加强压力调节,维持较高的输水效率,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施一级分区供水,应确保稳定供水,而二、三级分区供水强调加强水压控制,降低渗漏发生几率。根据供水范围及需求进行科学划分,需要加强进水点数量和位置把控,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如在供水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单点进水,能够有效控制水压变动。设计多点进水,要求加强管路流量、漏失量监测,降低分区供水事故发生几率。此外,沿街建筑物用水量较大,直接连接市政给排水系统将面临大幅加压问题,给供水管道带来损害,因此需要通过二次供水满足顶层用水需求。在排水管网布置上,需要将管道设置在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坡下,满足污水自流需求。确认地势相对低的位置,遵循管道和地形坡度相协调原则进行横支管网布局,并布置主排水管对污水支管进行汇集,可以实现污水统一处理[2]。采用情境模拟、客观评价等方法进行供水方案验证,对水压、水量控制范围进行精准计算,能够通过优化方案杜绝浪费问题发生。

2.2实施减压限流

在给排水管网建设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管道也将随之延长,对水压提出了较高要求。如部分建筑静水压力高达数百Pa,一般用水器具出水压力仅达20~30Pa,在管道阀门启闭过程中将导致管路流速迅速变化,受液体惯性作用引起液体压强骤变,超出额定压力将导致管道爆裂[3]。为避免因管壁压力过大引起渗漏问题,需要做好市政水压合理规划,通过减压限流手段达到节水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按照最大秒流量进行管径设计,防止出现超压出流情况。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结合建筑物性质等确定静态水压范围,通过在管网支路中设置节流塞、孔板等限制水流,确保出水压力不超额定压力值。在排水方面,做好建筑用水流量测量后,根据给水压力阈值在排水系统中增设减压设备,能够防止管道出现水流超压问题。在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减压限流要求确定管径大小和设备型号,通过逐一校验、核对各种参数落实施工标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建设,保证管材、阀件等配件质量合格,能够避免管网压力超出设计范围,有效预防管道渗水等问题的发生。

2.3采用节水设施

建设市政给水排水系统,通过加强节水设施的应用也可以达到节水目标。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上,应优选新型节水管材和阀门,如选择PP-R水管、铝塑复合管、AGR给水管等管材具有较强稳定性,可以防止管道出现腐蚀、渗漏等问题。在阀门选择上,可以选择截止阀、闸阀等节水性能优良的阀件,并配备球阀调整供水方向,对管道流量大小进行控制,达到节水效果。推行节水系统,在管网分区设计中选用叠压供水设备,具有较好封闭性,可以减少水资源传输过程中的渗漏情况。配合采用太阳能等技术加强热水工程的建设,能够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同时,节约更多水资源。对城市旧管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同样应优选节水器具,利用新型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卫生器具代替原本设施,可以杜绝滴漏问题的发生,防止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如使用磁芯节水龙头,可以达到约30%的节水率。此外,应加强智能水压控制设备推广应用,通过动态监测建筑用水情况和掌握不同时段用水数量,做好水压和水流的实时调整,缓解水压过剩问题的同时,降低渗漏事故发生几率,有效节约水资源。

2.4加强分流回用

针对市政排水系统中的大量污水、废水,需要实现分流回用,通过获得更多中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取得理想节水效果。根据污水回用需求,需要加强污水管道建设,通过将污水统一汇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利用获得的中水,进行城市道路洒水、绿化灌溉、车辆清洗等活动,能够使大量纯净水得到节约,并减少污水排放量,缓解城市用水压力。在中水回用上,也可以建设局部集水单元对中水进行二次存储,通过水源净化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回补,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与此同时,需要加强雨水收集和利用,通过建设雨水回用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投加药剂等方式进行处理,将得到的雨水用于道路除尘、绿化景观浇灌等,有效减少消耗的水资源。在居住区屋顶、地面等位置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汇集至下沉砂池进行过滤,最后进入蓄水池消毒后,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此外,应加强室外消防用水管理,确认市政管网供水压力满足消防用水要求的同时,通过优化消防给水管道布局缓解工程节水压力。具体来讲,就是在加强消防用水压力和流量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适当缩减消防水池占地面积,通过科学划分供水区域减少消防水泵等设备的使用,避免因二次供水加压引发管道渗漏等情况。针对溢流排水、水箱污水等进行综合处理,能够实现中水回收和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结论:利用市政给排水系统供水,应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在实现水资源高效传输的同时,节约更多水资源用量。因此在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期间,应做到优化管网布局,通过分区管控科学分配水资源和优化输水效率,并通过实施减压限流等措施降低系统漏失率。广泛应用节水设备、器具等,并对污水、雨水等进行分流回用,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水排放量,对提升系统运转效率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简勇翔.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路径探析[J].节能与环保,2022(08):80-81.

[2]闻笑男.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居舍,2022(20):61-64.

[3]郭艳梅.试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居业,2021(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