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试析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董婉萍

国网沁县供电公司 山西 沁县 046400

摘要:目前,人们对电力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负荷,难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若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则会影响供电的质量和效率。但在电气工程技术下,不仅会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还有助于保证其平稳运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因此,电力系统运行中如何融入电气工程技术,成为我国供电公司稳定发展中的关键。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力系统

1 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

1.1 智能化控制系统运行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运行已经实现现代化的数据信息收集和管理,并借助电力智能化平台,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更加充分的融合,保证电力中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形成系统性、现代化的电力数据信息体系,保障供电的质量和效能。同时,市场经济发展则给电力工程技术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并运用集成系统监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供电设备和相应的电力传输设备正常使用,避免出现电力管理低效化,为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支持和保障。

1.2 提升系统的运转效率

电力系统运转效率水平是保证供电效果的关键,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推动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高效化、实用性发展,保证人们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大量的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养护,由于人员间的不及时交流,导致在运行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在这种环境下无法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人员生命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供电公司市场竞争力,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管理效率,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用电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立即进行查询,并发现其原因。有效预防不法分子窃电现象,确保用电环境的稳定。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缓解其工作压力,是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2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以电气工程技术的原理为基础,优化和取替原有的系统检测工作。一方面,搭建仿真模拟测试室,模拟不同环境和条件,科学运用相关资料和合理控制装置,提高系统性能测试工作的水平,实现测试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系统,达成TCP/IP协议,并将信息数据借用互联网传输到供电公司中,能够在短时间内核对信息内容,对不合理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符合标准。仿真技术对于供电公司而言,不仅提升电气系统管理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实现了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了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

2.2 集成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中,由于对系统管理环节进行划分,分割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维护管理、分配管理等多项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及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及时,导致电力系统工作中各项环节之间的交接处出现了问题,不仅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使其工作效率、质量、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对电力系统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实现统一化的管理。而集成技术因其本质是将多个知识学科进行结合,体现出多技术的优势,符合电力系统管理的需求。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诊断,故障维护和保养,电力分配中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使电力系统管理向多元化发展。在电力系统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集成技术,保障了用户的用电需求,并提高用电质量。

2.3 监控技术

原有的电力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电表进行抄录数据和故障诊断,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因是人工操作避免不了出现误差和失误的情况。但在电子信息化发展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精确获取到用户的用电信息,还适当减轻了供电公司对电力系统的管理难度。监控技术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是电气工程技术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并及时发现发电设备或输电设备的损坏及偷电行为,将故障数据信息反馈给中央监控管理系统并发出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修和维护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提升电力管理的工作水平。同时,完善电力系统的事前处理方案,在故障发生后根据处理方案,对故障位置进行替换和维修,在这一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停电现象,保障了人们生活工作的用电。

3 优化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措施

3.1 清楚明确电气工程技术的类别

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工程技术时,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和认知电气工程技术的类别,以保证技术与工作对应使用。第一,集成技术,即多种不同电力技术混合使用。由于每个用户对用电需求的不同,所以电气工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将不同的电气工程技术进行整合,得出一套灵活的集成控制系统,使电气工程技术能够凸显出其优势和价值,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第二,智能化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用现代化科技来弥补传统电力系统中检测和维护设备工作中所存在的漏洞,通过让智能化技术和电气工程技术结合运用,提高电网设施智能化,优化电力系统管理。第三,仿真技术,即以模拟人脑思考的方式,通过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检测资料,评估和控制电力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3.2 优化电气工程技术的融合途径

电气工程技术可借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自我优化和融合,达到电力系统运用最大化的成果。第一,借助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将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到变电站发展过程中,使其成为变电站发展中的辅助工具,用电脑取替人工完成各种工作,不仅解决人力成本,同时也降低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误差,实现了变电站智能化发展。第二,电气工程技术融入到监管体系中,实现控制管理的升级和整合,运行系统的完善和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保证运行的高质量、还能有效促进电气工程技术和系统的高度融合。第三,电气工程技术引入到电网体系中,实时掌握电网自我调节和运行的状态,并根据实际电力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控管理方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3.3 拓宽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

虽然目前电气工程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很多领域上,但仍会受到技术水平的影响。在进行系统故障检测工作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人员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主因,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员负担过重,其工作压力巨大,缺乏时间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进行检测,从而导致系统故障等问题无法及时排除。因此在具体操作环节中,需要借用智能化来拓宽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利用智能化技术来设立故障反馈机制,收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资料。对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挖掘,能够耗费更少的时间,发现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明确故障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维护。不仅能够提高系统故障处理效率,提高维修质量,并对后续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提供科学的措施。通过智能化技术使工程成本消耗减少,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将电气工程技术应用在电气系统中带来许多的优势,能够优化系统智能化控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有助于系统维护和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电气工程技术也在创新和优化。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我国供电的稳定,因此需要供电公司具有创新意识,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将电气工程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中,并有效发挥其优势。不仅保证电力系统平稳和安全运行,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电需求,推动各个领域中企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1(06):10-11.

[2] 郭召凯.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7):199-200.

[3] 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4] 温江胜.初探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