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王丽

临沂市河东区朝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76000

摘要:用药错误属于医院门诊药房较为常见的问题,但该问题一旦发生易延误患者诊治,引发医疗纠纷,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为全面推进医药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医院安全用药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证医疗安全,应当进一步加强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药学服务质量;投诉率;合理用药

引言

门诊药房是各个医院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医院的实力,医院门诊药方的服务效率间接对医院门诊人流量造成影响。有关研究显示,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具有多种优势,包括管理性高、经济性强及专业性高等,能显著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促进药学科学发展是当前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1医院门诊药房改进前工作流程

收方、审方、调配、核对、发药、指导用药,是门诊药房人员一般的日常工作流程,重复性的工作需要每一步都精确无误,哪一步出错都有可能导致无效的治疗,甚至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本文进一步优化药品摆放规则,以规避因药品名称相似、包装相似、一品多规等问题引起的错误调配风险。对于一品双规药物:该类药物最为繁杂,一品双规乃至多规药品很多,比如同为氨氯地平的络活喜和压氏达,又比如氯沙坦钾(科素亚)又分50mg和100mg等,前者在于厂家的不同,后者在于规格的不同。另外,还有剂型不同的甲钴胺胶囊和甲钴胺片等药品,在日常工作中这些药品都很常用也十分容易出错的,对于这类药物,除了要加强药师个人的素质以及对药品的认知外,在摆放上,也要求药师多规药品尽量分开摆放,在调配处方时,更加注意了商品名及规格,做到心中有数,反复查对。为加强药师们对药品的认识,尽量避免日常工作中的错误,质控人员还在科内明显位置张贴了近似药品对照表,用照片的形式,将最为相似,最常用的药品总结在上面,让医护人员时时比对加强记忆。

2发放错误原因分析

(1)处方书写不完整:如处方未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科室,故工作人员无法确定患者的剂量,剂型和药物组合是否合理,导致剂量不足,过量或错误的用药途径。(2)处方的笔迹问题:处方书写不清晰,药品名称难以辨认,导致药品种类混乱。(3)药品名称错误:有些药品名称只有一个字的差异,易混淆,如他巴唑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地巴唑则用于降低血压。(4)剂量选择错误:有些药物有几种不同的剂量,但是患者的情况不同,药物的剂量也不同。如大剂量阿司匹林(0.3g)主要用于解热镇痛,低剂量阿司匹林(50mg)主要用于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并防止血栓形成。错误的剂量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这将引起不良反应并延缓疾病的恢复。(5)配方错误:如将甲硝唑片改为甲硝唑栓剂。(6)剂量书写错误:如将地高辛0.25mg写为0.25g,剂量增加1000倍,药物会在体内积聚,增加毒性,并导致强心苷中毒甚至死亡。(7)兼容性不合理。(8)药品标签与外包装混淆:药剂师未仔细审查即根据打印的图像分配药物,此类外观和包装相似或同种药物相同标签、包装具有不同规格的药品易误导药剂师发放错误药品。(9)剂量错误:将0.1g×6片头孢地尼分散片误分配到1盒中,导致患者大量误服。(10)外用药物和内用药物未单独包装:外用药物和内用药物都装在方便的袋子中,患者无法分清楚,导致使用错误。(11)混淆患者姓名:通常药房窗口环境嘈杂,若工作人员声音吐字不够清晰洪亮,极可能报错患者姓名从而导致患者错拿药物。(12)计算机信息错误:当工作人员检查中药价格时,由于计算机给出了错误的价格信息,药房工作人员如根据价格,易错误分配药物。(13)过期药品:配药人员未经检查,误将已到药品有效期限的药物发放给患者。

3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对策

3.1制定药品使用指南

院方应根据不同药品的特征以及在癌症患者或非癌症患者方面,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癌症三阶梯止疼治疗原则来制定药品使用指南。例如长期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存在较为严重不良反应,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因此该药品仅适用于发生急性疼痛的非癌症患者,对长期使用镇痛药的患者,不宜作为首选药。由于该药品价格较其他药品相对便宜,在使用前应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免患者及其家属因价格问题而拒绝其他药物的使用。

3.2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自动化信息化的药房让药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药师调配时间减少,有更多时间利用自己专业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和药学服务。患者提出的问题也能耐心细致回答,让药师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另外患者满意度增加,投诉次数明显减少,提高患者对药师信任度。

3.3加大药品处方审查力度

门诊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选择药品后,应严格进行记录,药学人员认真审核患者药品使用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医嘱不予发药,通过与医师联系,核实并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在发药时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药学人员应重点审查盐酸哌替啶处方,且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3.4药品调配准确率增加

药品货位制定后,不仅迅速找到药品所在货位,还能辨别一品多规的药品。一些抗肿瘤药物,多个规格,货位确定好后能准确找到所需要的规格。现在很多药品需要按粒开具,如果粒数不是正好盒数,系统终端上则会显示手工货位而不是药品货位。如医院缬沙坦胶囊为28粒一盒,如果开具的不是28倍数,系统终端不显示其货位,调配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处方不对之处,提高调配的准确性。优化后,药品调配差错数由原来每个月约5起,到现在一个月1起。

3.5完善管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药品管理体系、网络化管理技术等也随之发展,不断突破,逐渐与国际发展接轨,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医疗制度、药品管理等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医改内容中提到,要将医药工作的绩效实施明细划分,要求改变既往“以药养医”的发展局面,对药房的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将医院和药房间的经济关系弱化,对药房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经济层面来说,药房是医院的一个支柱;从业务层面来说,药房是医院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科室,是向医院提供所需药品,确保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中实施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管理是顺应医改的一大管理措施,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医院药房发展的重要举措。

3.6建立网络化管理

通过建立相关网络化管理内容,将既往院方保存的药品处方进行线上云保存,确保处方和登记册不出现缺失、遗漏等问题。同时网络线上管理还能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线上监测,并预留药品使用信息,以防多次使用药品情况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原因主要有书写错误、调配错误及药剂师个人原因等。对门诊西药房药品进行加强管理,可降低发放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合理用药率,并且提高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婷婷.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4):102-103.

[2]魏翠芹.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06):576-577.

[3]周良,陈蓉.智能化门诊药房药品有效期闭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房,2020,31(22):2796-2800.

[4]谢征雯,金卫东.精神科门诊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0):94-95

[5]苏晓虹.门诊西药房的药品储存与管理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