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感染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1

呼吸系统感染的认识

彭龙平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610000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是由结缔组织所填充。肺由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组成。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膜与肺泡共同组成呼吸膜。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呼吸膜才能进行。呼吸膜平均面积约70平方米。静息状态只需动用40平方米呼吸膜即可满足机体需求。

呼吸系统感染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也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狭义上的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多呈自限性。主要致病菌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乏力、低热、咳嗽等。

鼻腔:鼻系肺之外窍,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等作用。

咽:是一个肌性管道,其上部与鼻腔和口腔相通,它是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

喉:喉环状软骨下缘系上下呼吸道分界线,故称喉为肺之门户;兼有发音的功能。

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恢复,一般不超过2周。一般治疗措施: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早睡保证睡眠,注意保暖,戒烟戒酒等措施,可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治疗:可服用抗病毒类中药制剂,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或服用缓解临床症状的解热镇痛药物。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致病菌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真菌等微生物。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侵入下呼吸道或病菌直接经喉侵入下呼吸道,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故上呼吸道感染逾期不愈者,应警惕病情进展,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需及时就诊。

气管与支气管粘膜中有腺体,能分泌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的粘液,具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含有灰尘、病菌的粘液在纤毛作用下咳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因此请不要随地吐痰。

咳嗽、咳较多量黄-白色粘痰时,考虑合并有下呼吸道感染,需及时就诊,结合临床查体,完善感染指标、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治疗感染性疾病有效的前提是:痰液、脓液等的充分引流;故当痰液多时,需加强痰液引流,措施有多饮水、雾化、口服祛痰药物、机械辅助排痰、辅助吸痰等。若痰液不能及时排出,痰液中的病菌可能会继续生长繁殖。

治疗细菌性感染,目前抗生素可分类:①、杀菌剂(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头孢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②、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分类为:①、脂溶性抗生素(分布容积大,主要经肝排泄):含β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②、水溶性抗生素(分布容积小,主要经肾排泄):含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的使用功效: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

可将呼吸系统炎症的发生发展总结如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死亡。呼吸系统疾炎症性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跟吸烟、环境污染、反复微生物感染息息相关。故戒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有效的、极其重要的措施。

在季节更替、天气变化,病情发作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多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多系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病情加重。慢性肺病患者,因长期不同程度的缺氧、消耗、纳差,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低下。

针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除给予抗感染、解痉、祛痰外,应同时给予营养支持、调节免疫。营养支持包含:肠内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常用制剂有肠内营养粉剂、肠内营养乳剂。免疫调节,临床上有增强细胞免疫制剂以及增强体液免疫制剂;可根据病情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肺炎疫苗使用对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注射疫苗有减少住院次数,节约住院费用等好处。

需特别重视的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全身易处于高凝状态,当病情加重卧床时,易形成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肺栓塞,致死率高,且极易产生纠纷。故此类患者需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针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注射疫苗来减少或预防发生的。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