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7
/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浅析

陈冠儒,郭力,蔡晓琳

44088219751001723544162219861205035X  44068319830602346X

摘要: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需要对容易出现渗水以及渗水漏水的位置进行预判,并且依据可能的渗水漏水位置,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处理。只有真正做好防水的预防处理,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使得相应的高层建筑工程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促进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更好的运用,使其真正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避免建设工程出现渗水漏水现象。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匮乏,推动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快速发展,但地下室工程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地下水压的增大,造成地下室渗水的现象,随之带来的钢筋锈蚀和主体结构的破坏等系列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因此,做好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在高层建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高层建筑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防水渗漏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新建高层建筑在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就出现了严重渗漏问题。究其原因,部分高层建筑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在施工阶段没有使用合适的高层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进而导致高层建筑的防水性能大大降低,这严重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正常使用,为房屋结构主体埋下不少安全隐患,同时也缩短了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此,高层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控制高层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尽管防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各种渗漏问题仍然存在,并未得到根治。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许多部位存在孔洞,一旦混凝土凝固,这些孔洞便会威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并未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养护,导致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进而大大降低高层建筑的防水性能。其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规定要求做好防水基层的处理工作,致使防水层与基层的贴合度不高,进而引发渗漏。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基层水分过多或过少、表面杂物未清除干净、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等情况,都是直接影响防水工程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三,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的封堵原材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填充较大缝隙时,如果施工人员选择了粒径较大的填充材料,就会导致原材料颗粒之间的缝隙增大。长此以往,这些缝隙会逐渐扩大,从而造成雨水渗漏。另外,笔者研究发现,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的防水卷材通常在材料性能与规格等方面与施工要求并不十分匹配,这也是引发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高层建筑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外墙防水施工

要做好外墙防水、防渗工作,首先要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降低墙体的荷载。外墙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受力部分,如果长时间受到压力,其墙体结构很可能会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外墙时可以使用空心砖,以减轻墙体的重量,减小墙体的承载力,从而避免墙体因外力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加强高层建筑外墙的细节设计工作,以提高其整体防水性能。例如,可以在外墙增加一个弧形设计,以避免窗台积水;还可以通过提高墙角的防渗效果来阻止雨水的渗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及施工温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在拆除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后续维护。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打孔处理,并在拆除完脚手架后彻底封闭孔口;施工人员还要注意找平操作,合理把控封口厚度,并对封口进行精细处理,以保证密封的严密性,从而避免外墙出现渗漏水问题。

3.2外门窗防水施工技术

为了避免外门窗发生渗漏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控制墙体与门窗之间的缝隙,尽量将缝隙控制在20mm~30mm间,并使用固定链进行连接。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在墙体与外门窗之间填充防水材料,以确保门窗与墙体有效粘连,进而全面提升高层建筑的防水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同时注意边框与门窗的贴合度,以确保门窗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3.3地下室防水施工

由于地下室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地下室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从而有效解决渗漏水问题。地下室的防渗工程比较复杂,施工人员既要采取科学的防水施工工艺,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裂缝的发生,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从而确保充分发挥防水层的防水作用。地下室最有可能出现渗漏水的地方是其伸缩缝、冷接缝以及墙壁上的蜂巢。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些地方的防水施工工作,从而有效防止其发生渗漏。

3.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在屋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屋顶上搭建混凝土围梁,以提高屋面防水效果;在屋顶安装排水设施,以便在汛期及时排出屋面积水,避免因屋面出现渗漏问题而破坏高层建筑结构。若屋面结构出现较大的裂缝,施工人员应及时在裂缝中填充混凝土,以提高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此外,施工人员还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与周边环境、当地的天气状况等因素来制订施工方案,进而保证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防水工程的最终质量。

4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入场材料(卷材、水泥)必须有合格证及出厂性能检测报告,卷材入场后检查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品牌、规格、品种是否正确,并会同监理现场取样送检;大面卷材施工前,阴阳角、转角部位必须先粘贴附加层,附加层宽度500mm;防水作业施工前,工长必须对相关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各节点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要求。封固严密,不得开缝翘边,附加层铺粘到位;防水各施工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做到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防水层搭接长度及搭接方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搭接部位两幅卷材的双面塑料保护膜必须揭掉;卷材吊运必须装入平底吊斗内,严禁钢丝绳直接捆缚卷材吊运;防水作业面须独立,施工前对作业面进行隔离。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前,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踩踏,工器具不得堆置在已施工防水层上,做好成品保护;地下室外墙预埋套管时,必须使用止水套管,套管止水环留置在墙体中部,止水环宽度按图纸规定施工;本工程地下室部分采用结构自防水,结构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抗渗等级及膨胀剂等添加剂掺入量;地下室结构施工时加强养护,其中底板必须采用覆膜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外墙混凝土浇筑完成7d后拆除墙面模板,以加强墙体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后设专人对墙体进行湿水养护,保证墙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墙面湿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结语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影响着整个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严格控制好地下室基础防水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的每个环节是关键,同时做好各个工序的质量验收,这样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从而保障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功能,让用户安心和放心。

参考文献

[1]王清信.基于高层建筑防渗漏施工的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的研究[J].商情,2021(19).

[2]王狄.屋面防水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高层建筑装饰装修,2022(1).

[3]陈渠.屋面防水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2020(9).

[4]宋美华.屋面防水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高层建筑与装饰,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