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医药班级文化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创建中医药班级文化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张丽文

龙岩市新罗区红坊中心幼儿园  364000

摘要:针对全国各大中小学校过去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现已在当前中小学及幼儿园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面向幼儿园的孩子们的素养教育也逐步开始加入更多的传统要素。而依据过去较为传统的教学成效来看,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班级文化创造中,对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具有更加良好的推动作用。在中医药文化的逐步影响下,可以使幼儿慢慢建立起初步的人文理念,并通过日常班级的良好活动氛围对幼儿起到正面积极的教育指引导向,从而进一步的帮助幼儿园的班级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观念模式。本文将从幼儿园创设优良班级文化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使用哪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可以使幼儿养成学习中医药文化及知识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班级文化;幼儿成长;创设文化

引言:针对幼儿来讲,在幼儿园所处的班级中是一种开放性、灵活性的学习场地,班级内部其他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时刻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加地固定化,学习环境更加统一化。因此创设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幼儿的成长十分关键,特别是体现在中医药文化的班级建设方面,在价值观念和幼儿之间的相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他们展开服务。与此同时,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关于中医药的文化建设还能够培育幼儿的独立思考性,在教师展开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幼儿的生活状态正面积极化、健康向上化等。以下部分为教师为打造班级文化中心,特别是中医药班级文化中心而做出的相关努力,即提出的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幼儿对中医文化的兴趣

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扮演的是班级文化的指引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地位。因此在幼儿园的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要引领作用,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展开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实时性地指导学生参与各项中医药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乐观积极的人文理念。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们观察校园内部的花花草草,站在中医药学的角度上讲讲它们分别具有哪些含义、哪些分类、哪些性质等,是可以用来消毒消炎还是能够杀菌止痒等。通过教师对幼儿的指引,使得中医药学文化建设在班级内容具备了更加强大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在促使中医药文化的继承方面越走越深。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中医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中医文化与幼儿教学互动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方式下,要想让幼儿逐步开始学会理解事物难度仍旧较大,他们由于年龄尚小,理解能力较差,对中医药文化这一理论知识无法彻底理解并知晓。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幼儿更好地吸收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教学知识,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定性定量的评价标准,对幼儿不同的学习接受程度和文化理解程度展开全面摸底,从最初的学习认识每一种不同药品名称开始,让幼儿在这样的评价标准背景下获得足够的知识认知,对中医药物所代表的具体意义和分类形成更多的认知领域,在定性定量的标准下,幼儿可以清楚地知道自身在学习中医药相关知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与限制。而教师通过对幼儿展开中医药方面的文化教育,使幼儿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调整教育内容,进而为实现多层次、多方面的中医药文化互动打下坚实基础。从日常课堂上的听和讲到生活中地说与动,能够充分挖掘幼儿关于养生方面的多元化知识,幼儿所回馈的感情经验也会更加丰富,最终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高度互动的中医药文化良好班级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相关标准展开评价,用一些小礼品来奖励表现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养成爱干净、注意卫生和清洁的好习惯。通过一些常态化的日常教育方式,观察并评价幼儿饭前饭后是否有洗手行为、是否使用清洁杀菌的洗手液进行消毒、是否使用杀菌皂、喝水喝茶用杯子或茶壶的全过程等日常行为活动,在更合适的方式下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在班级内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中医药知识、用好中医药知识的学习环境,而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展开评比,例如学生在打扫教室或班级卫生时是否合理地运用了有关于中医药学方面的知识或常识。通过上述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交互活动,教师可以紧紧地抓住幼儿的学习状态,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成长的学习势头,最终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的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提供更多的创新创意。

三、改变家长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全面营造学习氛围

幼儿园的中医药文化教学是一种长期性、动态化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持续营造好班级的内外部环境,在适当性的给予学生学习暗示的情况下促使幼儿形成无差别学习印象。幼儿从小生长在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下,因此改变家长对过去中医药文化的不良认知也显得极为重要。为了帮助幼儿园全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将中医药文化的优美内容和具体运用情况向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讲解,最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贡献自身的力量。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张贴各种宣传图册,促使幼儿对于中医药的优美内容进行认识。尽管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幼儿不能彻底地理解和认识,但这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幼儿的文化责任感,在继承和发扬文化的过程中寻求更多不同的改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从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入手,创造出更多中医药文化的学习环境,真正地将教育回归至幼儿身上。如此一来便可使幼儿在中医药的文化影响下形成优良的班级文化环境,最终促使他们在文化的继承传承与发扬光大过程中起到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中医文化的融合,幼儿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使幼儿在神火和学习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栾英莉.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以东北育才幼儿学园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7(04):47-50.

[2]郭改青,王新.浅析中医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及路径[J].吉林教育,2021(32):70-72.

[3]于璐.文化自信融入中医院校的路径探究[J].山西青年,2020(10):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