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

花荣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体旅游广电局

摘要:广播电视工程包括的设备呈现多样化,而不同设备均对电磁环境具有较高要求。若运行方面具有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设备极有可能出现故障问题,导致广播电视工程整体效益受到影响。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增强设备运行方面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文将接地技术作为切入点,围绕接地及其分类展开探讨,并对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员提供相应启示。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应用

引言:在现代电子工程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系统复杂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当前的电磁环境已无法满足广播电视系统具有的各项要求,导致各种设备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下降。因此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保证广播电视传输质量,有必要对接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项技术手段的各项内容及分类,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科学利用,深层次挖掘其潜在价值,该点对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接地技术概述及其分类

1.1.概述

针对接地技术,其最初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现代电子设备持续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接地技术在弱电系统中的应用率正在不断增加。对于接地,其主要指在某个电位基准与系统之间对低电阻通路进行建设。在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地”主要具有两种含义,具体内容如下:①在地面上对线路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将以地球电位作为基准,以实现为人员及设备安全提供有效保护;②系统基准地。正式进行操作时,该种接地形式不需要与地球进行实质性连接,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电磁兼容性产生促进作用。
1.2.分类

1.2.1.保护接地

在保护接地系统中,操作台与机柜的外壳均属于不带电的金属结构,上述结构能够与地面导电进行连接,防止设备出现漏电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强电供电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是110V、380V及220V。在设备主机电源或其他部位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下,被应用到供电方面的火线及金属外壳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带电体[1]。在此基础上,若接地系统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则地面与带电体之间将出现电位差。若人体与上述带电体发生接触,则人体将代替接地系统成为通电路径,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直接危害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接地系统中,需要在设备金属外壳与地面之间建立导电连接,进而实现保护接地。
1.2.2.工作接地

对于地面与设备之间安装的仪表仪器,其能够在接地系统的测量与控制中取得良好成效,作用呈现多样化,主要有逻辑信号分析及回路接地屏蔽等。在工作接地的主机电源中,其计算体系的内部能够对+5V级别的电源输出点进行设置。上述电源输出点能够对电平负担逻辑管控方面进行负责,在变送器发出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模拟信号方法与接地系统进行连接。在该种情况下,在地面与设备之间的仪表有可能在工作接地负端接地的作用下,从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问题。通过对上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接地方面存在异常,无法对基准点位与地面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导致电磁干扰现象发生,因此需要认识到工作接地的重要性,确保基准电位能够与地面进行有效连接。
1.2.3.防雷接地

在设备受到雷击的情况下,无论是感应雷击还是直接雷击,均将对设备造成一定损害,在情况严重时甚至将导致设备报废。因此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工作人员需要在高处对避雷针进行设置,将其与地面进行连接,以此防止在雷击灾害发生时,对设备运行安全及人员安全构成威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可发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均属于保护设备或人员安全的措施,因此需要对两种接地类型形成正确认知。
1.2.4.屏蔽接地

对于屏蔽接地,其主要有两种类型,具体内容如下:①静电屏蔽。在通常情况下,多会对具备完整性的金属屏蔽体进行利用,以此包围带电导体,并促使金属屏蔽体与地面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金属壳外侧将不会出现电场,进而达到屏蔽壳内带电体电场的目的;②交变电场屏蔽。在实际操作中,多是对完整的金属屏蔽体进行利用,以此包围带电导体,并促使金属屏蔽体进行接地,以实现有效控制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产生的耦合干扰电压[2]。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在敏感电路与干扰源之间对具备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屏蔽体进行设置或分别落实对敏感电路与干扰源的屏蔽措施,做好金属屏蔽体接地,进而控制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造成的耦合干扰电压,该点能够有效保证电路的运行状况。通过大量调研可以发现,在接地与屏蔽方法得到合理使用的情况下,防护效果将明显提高,不仅将实现对静电电荷造成的影响进行屏蔽,而且还将对交变电磁场形成的干扰进行控制,增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2.广播电视工程对接地方面具有的要求

对于广播电视系统,其包括的电气电子设备数量相对较多,且不同设备均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及较高的精确度。此外,多数设备的抗干扰及抗雷击性能较差,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雷电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故障问题。因此为减少上述因素对广播电视系统造成的干扰,需要认识到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并通过接地系统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状况。从实际出发,可发现接地系统的运行状况对广播电视系统运行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接地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气、电子设备电磁信号将产生互相干扰,造成失真及漂移问题发生。此外,在雷击或外部异常强电侵入的情况下,系统有可能出现损坏,在情况严重时,甚至将造成人员伤亡

[3]。因此对接地系统进行建设时,需要对以下几项要求进行综合考量:①应确保系统中的不同接地点位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且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检测与维护工作;②对接地设施的设置地点进行选择时,必须对各方面进行结合,增强其合理性,防止接地设施在后续使用中受到破坏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接地效果下滑;③针对防雷接地,需要提高对接地电阻阻值管控方面的重视程度,确保实际数值符合要求;④针对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应确保其接地电阻数值不超过4Ω;④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分离接零线与接地线,进而避免二者互相产生影响;⑤应明确重要设备,对其采取独立设置措施,并落实屏蔽隔离手段,以免受到其他设备或外部电磁环境的影响。
3.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对广播电视工程系统进行安装与调试时,部分区域由于存在大功率设备,故而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电磁或磁场干扰,并表现出多种形式,从而造成恶劣后果。因此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建设,以此应对上述干扰,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对接地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对以下几项内容加以重视。

①必须提高对系统信号地与其他接地连接顺序的关注度。工作人员需要对视频设备及音频设备予以关注,注重系统信号地与其他接地的连接顺序,确保接地电阻能够满足安全地与功率地具有的各项要求[4]。对于信号地,可选择适当增大接地电阻,以防止对后续系统处理信号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在数字技术持续发展及应用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多数字设备已具有独立的模拟地与数字地,因此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分别接地,以此才能汇聚,并在与公共接地母线较近的区域进行接地。对于信号设备外壳,应通过设备外壳地线与机柜外壳进行连接。对于机柜外壳,应对系统外壳与机柜外壳地线进行连接。针对系统整体,有必要在系统金属外壳上对安全接地螺栓进行设置,确保电气连接方面具有良好状况。工作人员应对接地方面形成正确认知,不得将其理解成设备外壳的简单连接。

②应对机房数字设备接地加以重视,确保其具备规范性。在机柜内设备较多的情况下,数字地线、功率地线、模拟地线及机柜外壳地线的数量将增加。为实现对上述现象进行应对,可选择对数条互相并行,且与系统外壳绝缘的半环形接地母线进行敷设,其中一条属于信号地母线,另一条属于屏蔽地及机柜外壳地母线。针对系统内部的不同信号地,应将其就近接到信号地母线上,并在屏蔽地与机柜外壳地母线上对系统内部的不同屏蔽地与机柜外壳地进行连接。对于两条半环形接地母线,中部需要靠近安全接地螺栓,并在安全接地螺栓上对屏蔽地与机柜外壳地进行连接。工作人员需要对信号地母线与信号地螺栓进行连接,确保母线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并尽可能减少电阻。

③应对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予以关注,确保其保持零电位。在三相四线制电源供电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同负载用电量与用电具有不同时性,将造成三相的平衡性下降,若中性线接地方面与规范要求不符,可能导致三相电源中性线电位出现偏移现象,且可能造成单相供电设备受到电压的影响,从而出现无法工作的现象,在情况严重时甚至将造成设备损坏,故而需要对电源中性线予以关注,确保其接地方面具备可靠性,保证三相电源中性点电位能够保持零电位[5]。对于机柜内部的工作,接地线需要对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进行应用,在通常情况下不得对不存在绝缘的扁铁或金属丝编织管进行利用,以防止地线之间的互相绝缘难以实现。工作人员需要分开保护接地线与工作接地线,不得通过金属丝编制管对接地体进行直接埋设。在开展埋设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地表层一定深度对接地极进行打入,并倒入盐水。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在地线附近落实炭粉实埋,进而增强导电性。在通常情况下,系统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Ω,而中性线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Ω,弱电部分的工作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

④落实接地工作的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接地工作在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属于重要内容,因此在开展该项操作时,需要落实全程监督管理措施,以确保接地工作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能够在后续应用中发挥自身具有的保护作用。进行接地工作时,需要对专业的监督小组进行建立,要求其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格监督接地技术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测验,确保不同工作环节的实施效果均满足规范标准。在监督小组完成对某环节的核验工作后,小组负责人需要签字,进而确保责任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此外,监督小组需要与技术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定期开展对接地技术的检修保养工作,保证接地技术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展现自身价值,进而确保广播电视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⑤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对接地技术进行应用时,为防止对应用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对接地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6]。工作人员需要对避雷针、屏蔽网、金属外壳及屏蔽器等多种材料予以关注,结合要求对不同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查,禁止劣质材料投入使用,以保证接地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对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保证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因此需要对接地技术形成正确认知,了解该项技术手段的各项内容,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对其进行科学利用,确保接地技术能够充分展现自身价值,进而防止不良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梁玉文.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应用[J].电视技术,2022,46(08):81-83.

[2]史贵科.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技术的实践应用[J].新闻传播,2022,36(12):119-120.

[3]黄涛.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9(07):194-195.

[4]买小娟.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3):163-164.

[5]鲁光斌.试析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5):214-216.

[6]马玉娥.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