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顾岗

身份证号:132301197705123517

摘要: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们进入机械行业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工艺流程、生产组织、功能和组成、生产方法和管理系统。科技产业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机械电气化走向机电一体化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迅速。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将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整体优化的技术。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领域;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指设计过程的广义术语,介绍了在关键角色中使用电子设备、电力系统、数据处理和设备管理、技术以及技术与电子设计和软件的结合。机电一体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1)机械本体技术。身体使用的机器必须由提高性能,减轻重量和提高准确性等许多因素决定。当今的机械多为金属制造,要降低质量,除了改进结构外,还必须考虑使用非金属材料。只有减轻机械本体的重量,才能实现驱动力的小型化,从而提高控制中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工作量,提高性能。

(2)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可靠性、灵敏度和精度的提高上,而可靠性的提高与干扰有很好的关系。为了避免电气干扰,现在有使用光纤电缆的趋势。对于外部信息,目前设计了非接触式设备。

(3)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是指微电子学的最佳进展和信息设备(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要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就需要提高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同时生产的想法和产品的可靠性,加快进程,解决问题。抗干扰和标准化。

(4)驱动技术。电机被广泛用作驱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已经开发了带有内部编码器的电机和带有三合一特殊控制元件传感器电机的伺服电机单元。

(5)接口技术。要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传输的格式必须标准化和标准化。对接口使用相同的规范,不仅便于数据传输和维护,而且简化了设计。目前,专家们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的串行接口,以解决光纤和光耦合器的非接触式信号、大容量、小型化和标准化问题。 .

1. 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动化机器、档案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光学设备、智能家电、家庭安防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器与电子控制装置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因此需要驱动装置。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下,驱动设备接收指令,进行功率转换,得到输出方案。电气控制系统为了有效的传输,有必要测量执行器输出的传输。如何测量其工作、速度、速度,并将测量数据传回电控设备进行比对、纠错,最终实现传输成功。当执行器的数量很多,其输出规律不同时,一方面要根据每个执行器的运行情况来确定控制方式,另一方面要确定是否有释放。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让它们独立工作,也可以通过在上面创建计算机来控制统一。如果连接功能的内容经常变化,就必须开发能直接识别连接的软件,把连接信息写在软件中,直接转入管理,才能做到。灵活应对输出订单的需求。

2. 机电一体化应用领域

2.1数控机床

经过多年的发展,数控机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机床也被称为数控机床,它是一种配备运动控制技术,利用数字数据制造机械装置的机床。控制系统可以执行控制代码或其他符号指令指定的过程,确定它,用符号表示,插入到载体数据设备的控制代码中。经过数控加工后,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将产品按照图像所期望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加工。数控机床由动力源、操作机构、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等组成。数控机床具有灵活性,可实现程序自动化,通讯更可靠,通讯能力强,可实现各种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发展对推动机械产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2 机器人

机器人是众所周知的产品,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听从人的命令,无怨无悔地从事各种工作,是人们的第一想法。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机器人主要由:机械手、操作机构、传感器、运动机构、控制装置、驱动等组成,空间、水下、农业、建筑、服务、娱乐等用途。机器人必须成为人们的好帮手和好朋友。

2.3 现代温室住宅

今天的温室是实现良好和有利可图的作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大量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场所。通常包括:温室框架结构、覆盖材料、通风系统、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施肥、室内喷雾/屋顶冷却系统、遮阳/保温系统、加热、线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一些必要的生产设备。 .这些设施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以保证质量生产。

3. 等待机电一体化的愿景

3.1 高性能

现代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机电一体化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提高效率,其要点必须是提高速度、精度、效率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之一是高速、高性能、高性能和可靠性。

3.2 小型化

机电一体化趋向于在微型领域发展,其发展是由人们对高科技小型化的追求所驱动的。小型机电产品在某些领域的优势是军事、医疗、信息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普通人无法思考工作。

3.3智能化

21世纪机电一体化建设者更加重视研究人工智能,主要是机器人智能和数控机床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主要指的是机器方面,通过吸收新方法在基础控制理论之上模拟人类智能,使机器具有推理、判断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这样也就能实现更高的控制目标。当然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智能是没必要的,我们可以使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让机电一体化产品拥有部分人类智能。

3.4系统化

通信功能通过系统化得到了较大的升级,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会更多关注人与产品的关系,机电一体化将更加有人性化的特点。很多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动物或人类的启发,未来研究的两个方向分别是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多智能和研制更多的人性化产品。

3.5网络化

网络技术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很大变革,现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这必将使机电一体化和其相互融合。网络普及的同时远程和监视技术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产品就是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网络化还将影响到大量的家用电器方面,计算机集成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出门的情况下享受高新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与快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如今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它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朱思洪.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机化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