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体性作用 实施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发挥主体性作用 实施德育教育

隋明雷

吉林省靖宇县第三中学 

主体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主体性,即培养出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主体性;二是德育的主体性,即德育应当以培养主体性人为根木宗旨。这两层含义又是统一的,即德育的主体性总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为内涵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人的无限精神潜能,以培养出能改造世界,推动现代化社会进步的个体,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首先要从德育出发。

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陷人了困境中,无论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在困惑、在迷茫,德育的实效性很值得探索。学校德育怎样进行,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发挥学校学生的德育主体性,首先分析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因素:一是德育本身的问题,二是德育外部大环境的问题。就德育本身的问题来说,我们目前学校的德育跟智育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育异化为智育,我们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正常的德育,只是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规范、规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认知的层面上理解、掌握道德概念、定义、规则,如“法律”、“公民”、“国家”、“国旗”、“四有新人”、“中小学生守则”,等表现为知识形态的常识或理论。简单地认为只要传授了道德规范、澄清了认识,就能起到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或转化的目的。德育在知识型德育的低水平上徘徊不前,德育内容不够全面,德育方法势必强迫灌输,评价标准必定以考分取人,所以会出现忽视德育实践体验性的弊端。

众所周知,品德结构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统一,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在实际中得到锻炼,增强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自觉性。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新一代我们以往的知识型德育着眼于知识因素一个方面,忽略了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而在这四种因素中,道德知识一方面稳定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在优良品质的获得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并不能起到最终的决定性作用。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掌握某种道德知识并不意味着已具备了这种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从道德认识的获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是这种知识要能触动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能够接受和认同,从而内化为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并经过不断的实践行为强化,最终成为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行为选择,一种固定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以往的知识型德育实质上已经异化为一种智育,沿用智育中盛行的应试教育的说教、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视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实践的主动参与,甚至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高调宣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才会导致德育实效性差,才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是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却仍然不做”的奇怪现象,此乃德育的内部困境。

就德育的外部大环境来说,及由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的源源不断的输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多元或双元价值观念体系并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荣、什么是耻,需要重新进行一番全新的判断、思考和权衡。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道德判断陷入迷茫。同一现象或行为,可以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多种评价。

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德育处于这样一种外围环境之中,必然不能摆脱社会对其自身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导致学校教育影响力削弱、学校德育难度加大,影响德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学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同在校外、社会中耳闻目睹的现象之间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又如此之大,手机、电视、游艺场馆,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铺天盖地,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人们的言谈举止又无时无刻不使学生耳濡目染,相形之下,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配合不够,对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缺乏统一认识和有力措施,使学校德育课堂的力量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如此,德育的实效能不低下?由于这些原因,中小学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纪观念和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此乃德育外部困境。

德育是教人学做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还要使之内化自身的道德需要和自觉行为。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形成固定的道德习惯和稳定的道德心理。德育怎样才能超越自身困境,切实有效地进行品德的培养和完善而不再仅止于空洞的说教、单一的灌输和低效的强制?同时,德育又怎样才能超越其外部困境,使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不致手足无措,甚至迷失方向,误人歧途呢?因此,德育要越过困境,充分发挥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主体性德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它要把学校的德育重心从以道德准则,规范的传授转移到道德思维的发展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上来。使之自觉地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现,这使学生不以外部影响不良而转移,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作出独立、正确的评价、选择、调节和控制。但关键在于,道德规范的传授应紧密联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知识和思想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生动活泼地进行。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能够进行独立道德理性思维,正确进行道德行为求得心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这就必须通过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才能实现。主体性德育对学生不是机械的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不是采用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去完成对既有道德规范的遵从的表层功能,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个体的品德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实施高效的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