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探

郑永金

广东省装饰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16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技术在各领域中被应用,特别是建筑行业,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新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设计水平,还能够保证设计效果。在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替代传统复杂的结构类型,不仅满足了空间及结构的变换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结构质量,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分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对其应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以高层建筑为主,对其结构提出较高要求,结构越复杂,内部功能越多元,要确保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可靠性,需要合理应用该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在确保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建设工作,发挥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关键性作用。在我国高层建筑领域中,由于楼层较高,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需设置对本层面落空上支承重柱或剪力墙梁托,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当前,常用的托梁形式基于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可安置单向、双向及斜向等类型。高层建筑结构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在楼层逐步上升的情况下,下部分楼层承压逐步上升,极易导致受力不均,从而埋下安全隐患。而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期间,要求综合各楼层间的压力,合理分配处置,可以优化受力情况,对结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可利用上层和下层部分转变,进一步调整楼层结构,拓宽内部空间,大幅度提高楼层的实用性,实现剪力墙结构的良好转换。在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及时调整柱网结构、轴线结构,让柱网空间和入口区域空间获得相应地扩张,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不仅如此,还能够及时转换轴线结构,在调整轴线结构及方位期间,使上部分与下部分的受力更加稳定。

2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

2.1 支架与模板部分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中,支架部分与模板部分施工时,需结合施工技术要点与原则等进行施工。

(1)采取斜撑部分技术手段。施工人员需要将支架斜撑角度把控在 45°内,顺着柱子进行布局,而且还应该将间距把控在 1m 之内,同时,在模板顶端及底端嵌入斜撑及梁模外钢楞板块,通过双扣手段进行处置。在实际搭设支架期间,为了保证结构受力均衡,要及时对梁底斜撑支架与梁下支架进行搭设处置。

(2)采取立杆、扫地杆部分施工技术手段。对于立杆结构与梁底结构内部需保证扣接状态,以保证其可靠性,防止出现不平稳的线性。一般来说,立杆下端支撑部位,需要合理设计楼面垫板上方位置,扫地杆需要在梁下排架地区进行安装,以确保整体建设效果。

(3)对纵向水平杆而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形式复杂,需对杆长进行合理控制,同时,需在立杆内侧进行设置。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要确保扣接接头呈现交错式分布形态,沿竖向水平杆科学安置相邻零部件。虽然水平杆的跨度不同,但相邻接头需要保证 50cm 跨度,各接头相互重心距离、最近区域节点间隔等不允许大于整体间隔的三分之一,进而确保建设顺利。搭接长度要求保持在 1m 间隔内,在各搭接范畴内,应当安装 3个及更多的旋转扣件,并保证扣件牢固。

(4)在对水平杆进行作业时,应合理运用直角扣件稳固处理主节点部位,确保扣件间重心间隔控制在 15cm 内。在垂直设置支架立杆的过程中,要保证各个立杆安置于中线位置,偏差把控在 25cm 内。

(5)强化模板与部分施工的有效处理,在建设模板期间,要严格按照类型进行摆放,并进行试接,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可在现场进行安装。拆除模板后,要做好清洁与维护处理,以保证后续的循环应用。

2.2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在对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重视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原材料应满足转换层施工技术要求;二是浇筑原材料需满足混凝土要求、满足市场规范要求;三是浇筑前,对原材料配比进行试验。浇筑原材料的选择对浇筑质量有直接影响,一旦原材料选择不当,会对转换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时,应确保混凝土架构施工和其他架构施工的协同性,在合理管控浇筑速率的前提下,减少温度及环境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通常在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浇筑施工,需保证操作的连贯性,另外,依据结构特点,采用科学的机械设备和方式。完成任务后,要采取适合的保温与保湿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养护处理,若施工现场温度较高,且气候干燥,易引发裂缝问题,此时可采取洒水的方式降低温度,以降低开裂问题的产生。

2.3 钢筋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其高度较高、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较多的钢筋,以保证结构受力均衡、平稳。尤其是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会使用较多种类和尺寸的钢筋。另外,上下梁体架构施工比较复杂,对钢筋施工水准有较高的要求。

(1)在正式进行测量前,应当根据设计图的标准确定钢筋的规格和使用数量,并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了解施工目标的基础上,保证设计的规范化;技术人员之间需要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各环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例如,大梁上面筋部分要维持在向下弯曲的状态,大梁上主筋部分要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此外,要对接头与焊接部位的质量进行管控,避免对主筋部位的强度和牢固性造成不利影响。在高层建筑整体结构中,主筋承载较大压力,而且是梁式转换层中的关键部分,所以,技术人员要及时对主筋质量展开检测。钢筋下料过程中,需对连接密集度进行把控,在衔接大梁的过程中,为保证结构安全,还需要对承担的重力进行管控,并且设立集中度较高的主筋架构,确保钢筋长度、下料尺寸和设计要求相一致。

(2)斜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要保证技术的合理应用,就要确保各环节有序开展,并对各环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安装斜撑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角度控制在 45°内,在进行高层建筑物施工时,为了在根本上保证支架的安全性,需在斜撑杆下方合理设计对应凹槽,从而提升高层建筑柱根的支撑作用。

3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3.1施工开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求,对采用的材料、设备及其部件性能进行严格检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换,有效预防梁式转换层线性。

3.2着重控制技术方法

在对梁式转换层处理与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工艺技术规范要求,避免对结构性能与强度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性能与工艺规格的有效管理,提升材料管控强度,充分发挥技术效应。

3.3质量控制

一是各工序完工后由专人进行自检,确认合格以后,与监理人会同办理验收工作,各项工作完工后方可签订浇筑令;二是浇筑开始前,将模板中的杂物彻底进行清理,确保其表面的清洁性,利用木模在浇筑前进行洒水,同时,确保模板安装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漏浆,并采取分层方式,确保能够均匀振捣,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三是为了避免出现露筋现象,在浇筑开始前,对钢筋位置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不出现位移等问题,并保证保护层厚度达标,保证垫块绑扎的牢固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综合结构特征,深入开展多方面施工工作,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在建设梁式转换层结构期间,要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科学采取转换层工艺,确保结构稳定。

【参考文献】

[1] 陈泼 .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 砖瓦 ,2020(9): 142- 143.

[2] 张伟 .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实践探究 [J]. 河南建材 ,2019(5): 224-225.

[3] 余伟宁 , 卢江波 , 刘创 .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48(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