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党建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刘竞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分行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商业银行不仅是实体经济最大的服务部门,更是各国金融业的“领头羊”,其风险管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并热议的焦点。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言,“商业银行亘古不变的任务就是持续地衡量、接受并管理风险”。纵观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史可知,高效的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

引言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目前银行转型的必经之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变革银行的商业经营模式,将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转型为流程银行,实现全渠道一体化,已经成为了银行未来的生存之道。近年来,各个商业银行纷纷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阶段,但由于规模的不同导致了转型的差异化以及转型步伐的不统一。文章将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开放银行的发展现状、开放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开放银行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讨。

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宏观上讲,不仅要做好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和转型规划,还要构建数字化的组织架构和信息平台;从微观上讲,则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力、以金融科技为引擎、以客户需求为业务导向,通过创新金融服务、重塑业务流程等方式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动机在于应对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可赋能商业银行利用数据流动自动化并辅以高能算法,最终实现对外部环境的高效响应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党建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2.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困难

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的背后同时隐藏着数字金融的竞争、利率市场化等情况。利率市场化冲击了银行的理财业务利润,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取收益变得不可持续,净利息收入不断降低,这些现象进一步促使商业银行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加快银行内部数字化转型变革。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科技机构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在满足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下,为不同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机构抢占了越多越多的市场份额,吸引了许多原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银行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间不长,很多新的业务可能使得商业银行原有风控系统无法对其进行精密有效的监管,导致商业银行开展业务会遇到许多过去很少面临的困难。

2.2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格局庞杂,数字化转型的内部动力不足

倾向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无疑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客观而言,数字化转型前,银行高管首先面临决断力和勇气的考验。鉴于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核算直接与其职业生涯密切相关,对银行决策层而言,推动数字化转型属于典型的脱离“舒适区”的动作;数字化转型中,商业银行必须调整传统的资源配置方案,同时完善组织架构,这一过程将触动以中层管理人员为代表的核心骨干员工的利益,使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抵触;数字化转型后,由于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在于对人力的替代,转型带来的智能化、少人化与商业银行基层员工岗位消失构成最为直观的矛盾。一些转型成功的商业银行基于成本收益逻辑对基层员工“一裁了之”的做法,既为全行业基层员工带来对数字化时代自身工作处境的忧虑,又浪费多年来在基层员工培育方面所投入的资源。

2.3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不断升高

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数字化的重视程度还是从数字化的投入都有很大的提升。商业银行从物理渠道、电子渠道等多渠道进行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来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程度。在物理渠道方面,商业银行进行自身网点的转型,提高自助银行的应用程度。

3党建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困境的对策

3.1面向业务场景设计

在开放API设计阶段,优秀的互联网团队会强调从真实业务场景出发,这样设计出的API才是鲜活、有真实市场需求的API。平台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API来快速构建自身的场景应用,或者将API嵌入自身的应用场景中,从而实现业务创新。在长年累月的业务发展历程中,我国银行业的核心业务逐步形成了对IT系统支持的依赖。这些系统在设计之初是封闭的,并没有考虑对外开放的诉求,且很多系统由于缺乏持续优化功能,通常被称为“遗留系统”。在设计和实施开放API的时候,需要直面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把建设开放银行变成一次契机,建立封闭系统的改造机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LegancyModernization”,逐步实现真正的开放。

3.2如何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精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普遍存在因相关数据缺失而计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无法建立高级的计量模型并覆盖内部评级法是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如何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或从根源上解决该问题,也是今后相关监管部门、各商业银行以及众多学者们共同探究的方向。

3.3提升商业银行产业金融的数字化支持能力,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协同模式下沉

引导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推进企业客户业务线上化。推动商业银行面向产业客群建立开放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实现以金融业的数字产业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数字化。特别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通过数据融合、共享,捕捉小微企业深层次融资需求,提供与企业生产经营场景相适应的精细化、定制化数字信贷产品。扩大大数据资源对客户群体、风险表现的覆盖范围,在标准化金融产品外增加定制化金融产品供给。

3.4 创造数字化转型新的利润空间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新的战略利润区,在银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核心业务流程的创新,走出经济发展的舒适区,实施跨地区发展银行与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融合,提高市场价值。数字化转型投资较大,要选择影响重大的项目进行操作,银行在竞争转型过程中要根据利润率来考虑转型是否成功,银行经营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与银行业务的这种匹配提升银行的价值,提升合作方的价值,实现科学化的战略决策。银行要充分掌握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业务创新过程中,将新业务与传统业务相连接,避免急功近利,陷入到资本的误区。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传统行业继续发挥优势,新的科技方式加载数字时代匹配各种资源,实现新系统的通畅协同发展。在银行业务中,通过量变到质变,同时通过科技融合业务流程强化多种方式的优化操作,预防失误,提高银行劳动生产率。

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信息科技应用的前沿,以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重塑发展模式、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是时代要求、大势所趋。在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为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助力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本期“特别策划”聚焦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洞察发展趋势、展示最新成果、解析重点难点,为推动实现转型效果最大化提供策略参考。

参考文献

[1]杜尔玏,吉猛,袁蓓.我国中小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1):109-116.

[2]夏诗园.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22(2):79-87.

[3]王洪章.九转丹成下的转型战略支撑———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始末[J].中国金融,2020(Z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