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技巧干预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2
/ 2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2021年08月~2022年0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的126例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作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另外63例作为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比对分析两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精神病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和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病;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心理护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接踵而来,增加了精神病的发病率。精神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精神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高达17%,已成为临床现阶段主要关注的疾病类型[1]。患者发病后往往出现异常心理活动,部分患者伴有异常行为表现。临床尚无特效治愈精神病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多通过保守方法治疗,虽能够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较多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会对患者最终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2]。为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需为患者提供新型护理措施,并开展针对性护理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1年08月~2022年06月收治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精神病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作用,为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08月~2022年06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5岁~65岁。参照组女30例,男33例;研究组女31例,男32例。两组患者知晓所有研究内容且愿意配合,且有可比价值。本组别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将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干预措施: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告知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介绍正确康复训练方法等。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语言沟通;③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满意度。①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3]评价患者精神状态,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表示精神状态越好。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WHOQOL-BREF[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③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5]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总满意率=特别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20.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使用spacer.gif±s来表示,给予t检验,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则使用(%)来表达,给予χ2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对比

探究组患者护理后BPRS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1 两组患者BPRS评分对比(spacer.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63

77.64±6.36

38.97±7.99

参照组

63

77.96±6.56

56.32±8.88

T


0.278

11.528

P


0.782

0.000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经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2

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对比(spacer.gif±s

组别

例数

环境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生理领域

实验组

63

85.66±6.28

87.94±6.32

84.97±5.24

70.76±5.37

参照组

63

79.98±6.39

78.87±6.44

77.06±6.74

67.65±5.53

T


5.032

7.979

7.354

3.202

P


0.000

0.000

0.000

0.00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经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3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特别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63

3860.32

18 28.57

7 11.11

56 88.89

参照组

63

30 47.62

15 23.81

18 28.57

45 71.43

X2





6.038

P





0.014

3、讨论

精神病是以心理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类型,可能因功能性损害或器质性损害而发病,常见病因包括个人痛苦、心理机能失调、非文化或非典型所预期等。伴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临床护理方法也从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逐渐转变为以患者身心舒适度为中心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研究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综上所述, 精神病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和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君,何汉琴,兰梅,.精神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早期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03-1105,1115.

[2]刘颖华,李梁生,陈淑燕.心理干预与语言沟通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150-152.

[3]孟宪婷.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214-215.

[4]牛雨晴.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235-236.

[5]赵丽敏.研究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