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刘世轩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四川凉山州 615000

【摘要】目的: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以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使用瑞舒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疗效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且好发于老年群体。发病后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肌血氧缺失、坏死等,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冠心病,临床多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研究指出,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为探析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具体治疗效果价值,本文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研究了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区间为23至70岁,中位年龄为47.5岁;研究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区间为20至69岁,中位年龄为48.5岁。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均有明显的血脂异常,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用药为: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治疗时间3个月。

1.2.2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用药为: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0008),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治疗时间3个月。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显效:症状消失,血脂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有效:症状减轻,血脂及心电图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未缓解,血脂及心电图检查仍明显异常。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00%),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也就是说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0

26(65.00%)

14(35.0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14(35.00%)

24(60.00%)

2(5.00%)

38(95.00%)

X2

/

3.157

3.258

2.846

1.674

P

/

0.002

0.002

0.001

0.00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n(%)]

分组

n

腹痛

便秘

消化不良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0

0(0.00)

1(5.0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1(2.50)

3(7.50)

2(5.00)

6(15.00)

2

/

2.481

2.618

3.184

2.664

P

/

0.011

0.013

0.015

0.021

3讨论

总所周知,冠心病的发病与血脂水平异常关联甚大,而高脂血症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血液循环出现脂质代谢异常,大量脂质沉积,造成心脏血管粥样硬化,进而引发疾病。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显著,同时能够对血小板聚集加以抑制,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并且能发挥抗菌消炎作用,因而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他汀类药物具有公认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调节血脂作用,因而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选择高效的调脂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能够对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选择性竞争抑制,进而达到调节血脂的效果。当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均可顺利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而瑞舒伐他汀还具有肝选择性高、亲油性低等优势,属于新型他汀类药物。作为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生物利用率高,血清t1/2长,调脂作用更为理想。同时该药肝脏亲脂性及选择性更强,因而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本次对我院8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后,结果显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0名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5.00%,而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40名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100.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有学者在对87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对患者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发现瑞舒伐他汀的治疗安全性要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和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足以说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存在显著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使用瑞舒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延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8(3):44-45.

[2]郑荣果,张慧阁,刘士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3):348-349.

[3]徐显民.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19):10-10.

[4]冯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