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5A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

李红芬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前,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多采取降糖药治疗,并辅以饮食及运动控制等措施干预。对 GDM 孕妇除必要的治疗外,积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也十分重要,但是常规干预措施缺乏个体化,导致孕妇依从性较低,血糖控制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难于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因此,研究5A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5A护理模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0例GDM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孕周、经/初产情况等基线资料对比中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GDM诊断标准,均为单胎妊娠,年龄大于20岁。排除合并严重感染者、酮症酸中毒者、既往有不良孕产史者、无法耐受运动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孕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精神疾病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协助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嘱患者多进食富含纤维的低糖食物,适当运动,定期开展讲座,讲解孕期保健知识。通过孕妇学校等途径,向孕妇及家属介绍血糖异常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以及有效控制血糖的必要性与目的,增加孕妇及家属的重视程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个体化饮食及运动指导,方法如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观察组采用5A护理模式,首先成立5A护理小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实施护理干预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护理小组。①询问。采用“一对一”交流方式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既往史、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等,建立个人档案并上传至GDM随访系统。②评估。根据询问结果、患者心理、治疗情况等全面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度等,作为个性化护理依据。③建议。a.认知:通过健康讲座、观看GDM健康教育短片、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向患者宣教GDM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明确告知血糖控制目标,使其认识到遵医嘱的重要性。b.饮食:参照糖尿病膳食指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膳食方案,日常热量摄入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1∶1∶3的比例,多食鲜果蔬菜、豆制品,忌高糖、高盐饮食,增加铁元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c.运动:考虑患者日常运动习惯和作息时间,制订科学运动方案,以孕妇操、瑜伽、肢体锻炼、散步为主,少量多次活动,避免久坐、久卧,保持规律作息。④协助。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邀请心理科医生给予专业心理指导,面对面沟通,根据患者精神、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指导,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将患者分成5~6人/组的小组,定期举办小组交流活动,病友之间交流互助,增强其治疗信心;建立GDM护患微信群,定期发布GDM护理知识。⑤安排随访。采用GDM随访系统,通过微信、电话、门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定期随访、检查。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分娩。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表1)

干预后,两组FBG、2hPG、HBA1c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2.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表2)

干预后,两组aPTT、PT水平均高于护理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FBG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T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45)   观察组(n=45)  值   

FBG(mmo1/L) 干预前     12.35±1.66       12.38±1.69      0.080   0.936

                干预后      9.42±1.20        6.56±0.76     12.734   0.000

2hpG(mmo1/L)干预前     20.08±2.56       19.95±2.52      0.229   0.820

                干预后     11.36±1.71        8.80±1.45      7.222   0.000

HBA1c(%)  干预前      9.17±0.69        9.10±0.82      0.413   0.681

                干预后      7.92±0.74        6.28±0.37     12.537   0.000

2.3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的DSE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2。

表 2 两组的 DSES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45   57.68±6.67   82.14±3.90  20.759   0.000

对照组  45   58.23±7.52   71.85±5.63   9.507   0.000

t            0.359             9.852

P            0.721             0.000

表 3 两组的母婴不良结局比较 [n (%)]

组别     n    流产     早产      巨大儿   宫内窘迫   新生儿低血糖   合计

观察组  45  0(0.00) 1(2.33) 1(2.33) 1 (2.33)   0(0.00)   3 6.98)

对照组  45  1(2.33) 3(6.98) 3(6.98) 2 (4.65)   1(2.33)  10(23.26)

χ2          -            -        -         -             -        4.441

P            -            -        -         -             -        0.035

2.4 母婴不良结局

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 6.98%, 低于对照组的 23.26% (P <0.05)。见表 3。

3.讨论

GDM 作为妊娠期高危并发症,可引起母婴多种短期并发症和远期不良结局, 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临床需有效控制 GDM患者血糖水平。目前针对GDM 患者的 干预措施主要为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缺乏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患者难以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效果欠佳。5A 护理模式可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动态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 FBG、2h PG、Hb A1c水平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 提示 5A 护理模式可提高 GDM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 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分析原因如下:5A 护理模式按照询问、评估、建议、协助、安排随访 5 个环节实施护理干预,通过询问、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和生活习惯等,针对患者知识薄弱点进行重点教育,能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个性化饮食、 运动指导可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习惯, 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改善母婴营养状况, 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风险;5A 护理模式充分利用病友、家属的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负性情绪,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自我,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护理人员借助现代化工具定期随访,可持续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并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帮助患者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保障血糖控制效果,进而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综上所述, 在GDM 患者中开展 5A 护理模式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昕,刘志民,杨宏杰.盐酸小檗碱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03):165-166.

[2] 度娟,马慧珍,窦丽亚.“互联网+”下自我管理为导向的 5A 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20,12(02):136-138.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2(02):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