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黏度的影响

李玉梅 ,沈婵娥

宣威云峰医院655413

【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3)。参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血液黏度。结果: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度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度。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血液黏度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重症,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而且,随着当前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病机制为脑部供血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2]。因此,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情况是其中的关键。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各类临床疾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3]。急性脑梗死在中医中属于中风范畴,多因气虚血瘀而获病。补阳还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能够益气活血。鉴于此,本文特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2)患者家属中途要求退出或患者死亡。 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3)。实验组男女比例25:18;年龄51~79岁,平均(65.75±7.69)岁。参照组男女比例23:20;年龄50~79岁,平均(66.28±8.47)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不成立(P>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脱水、补液、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以此为基础,加用阿司匹林(生产企业: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0926)治疗,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每次100mg,于睡前服用。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方剂组成为:生黄芪30g、地龙12g、桃仁12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及当归9g。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加减治疗;口齿不清患者另加石菖蒲9g及远志5g;大便稀溏患者去掉桃仁,加白术15g及山药15g;半身不遂患者加水蛭10g、穿山甲10g及桑枝10g。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200ml,每天一剂,早晚分服。两组均行连续1周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停止一切与本次研究无关的治疗行为。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度。(1)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清晨取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3ml,常规离心,分离血清。对比两组的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2)血液黏度指标:采用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浆黏度对患者的血液黏度水平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对比

实验组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数据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对比表(±s)

组别

例数

纤维蛋白原(g/L)

红细胞沉降率(mm/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3

4.52±1.15

3.76±0.63

27.69±4.31

16.33±2.41

参照组

43

4.58±1.26

4.31±0.52

28.54±3.85

19.85±3.26

t

-

0.231

4.415

0.964

5.694

P

-

0.818

0.000

0.338

0.000

2.2两组血液黏度对比

实验组血液黏度各项数据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黏度对比表(±s,mPa·s)

组别

例数

全血低切粘度

全血高切粘度

血浆黏度

实验组

43

9.52±0.69

4.64±0.55

1.26±0.25

参照组

43

10.67±0.72

5.38±0.47

1.67±0.31

t

-

7.562

6.707

6.751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度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

说明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进行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液黏度指标。本次研究中,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是临床抗血小板治疗常见药物,在急性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而实验组加行补阳还五汤,其中,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当归能够补气和血;赤芍能够散瘀;桃仁能够活血祛瘀;川芎能够活血止痛;红花能散瘀活血;地龙能够通经活络

[4-5]。主要配伍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效果。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黏度。

参考文献

[1] 徐瑾, 陈新旺, 李莉莉. 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 2022(3):3.

[2] 张燕杰. 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气虚血瘀证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1(18):2.

[3] 王开娜, 李永锋. 补阳还五汤联合取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006(016):150-152.

[4] 刘晓林, 梁敏莹, 陈杰明,等. 补阳还五汤煎剂辅助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26):3.

[5] 王德功, 董锐, 宫鼎鼎.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