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黎清秀 ,向映竹通讯作者

重庆市开州区妇幼保健院405400

【摘要】 目的 研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口服铁剂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病情控制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能够保持改善营养和贫血状态,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口服;铁剂;营养保健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具体指的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的缺乏,使得血红蛋白的合成量减少,进而导致产生的一种贫血类病变[1]。婴幼儿时期属于该病的高发阶段,6个月-2岁的幼儿发病的可能性最高[2]。本文研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口服铁剂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月龄5-29个月,平均(11.3±2.5)岁;贫血发病时间1-8天,平均(2.4±0.6)天;治疗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月龄5-26个月,平均(11.5±2.4)岁;贫血发病时间1-8天,平均(2.7±0.5)天。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铁剂方式进行治疗,根据铁元素剂量计算,每天需要补充铁元素的量控制在1-2mg/kg之间,在患儿每次进餐时,分为三次服用,每日的总摄入量不能够超过30mg;治疗组: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保健干预:① 鼓励实施母乳喂养,如母体存在缺铁性贫血情况,需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每次1粒,每天1次。② 注意婴幼儿饮食,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性,尽可能多的为患儿选择含铁的辅食,积极鼓励患儿食用蔬菜和水果,对铁剂在肠道内吸收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纠正厌食和偏食习惯。③ 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需要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加强生活环境和个人的卫生管理。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2)病情控制效果;(3)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贫血症状表现消失,血常规检查显示,相关指标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有效:贫血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血常规检查显示,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在50%以上;无效:贫血症状没有减轻,血常规检查显示,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不足50%[3]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处理,P<0.05时,可认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并分别以[n(%)]和(±s)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

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1。

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水平(g/L

组别

时间

血红蛋白

白蛋白

对照

治疗前

118.26±3.75

34.38±2.60

治疗后

132.50±3.16

44.37±3.62

t1值

34.206

19.743

P1值

<0.05

<0.05

治疗

治疗前

119.07±4.81

35.08±3.14

治疗后

143.23±2.49

52.27±4.15

t2值

29.758

25.051

P2值

<0.05

<0.05

t值

20.116

16.883

P值

<0.05

<0.05

注:t、P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2、P2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1、P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2.2治疗效果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2。

2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n)

临床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9(30.00)

14(46.67)

7(23.33)

23(76.67)

治疗组

30

18(60.00)

11(36.67)

1(3.33)

29(9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X2=4.42*P0.05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5例,治疗组1例,比例16.67%和3.33%,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病情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其表现与贫血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皮肤苍白、食欲不振属于常见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等情况发生

[4]。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和贫血状态下,会对广大患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5]。本次研究说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采用口服铁剂结合营养保健方案进行治疗,能够保持改善营养和贫血状态,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利平.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 及相关贫血原因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4):658.

[2] 孟海霞. 儿童体检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0):86-88,92.

[3] 姜艳, 谢桂芳, 李艳萍, 等.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与喂养指导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17,34(7):626-627.

[4] 朱琼, 戚屏, 汪洁云.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7):933-938.

[5] 陈福兰. 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贫血原因探析[J]. 当代医学,2019,25(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