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基于现代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方法

俞乐

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2

摘要:网络工作模式逐渐蔓延入医疗行业,成为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与传统人工管理不同的是,网络管理更具系统化、可追踪化、精细化以及全面化。目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完善,网络信息的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诊疗工作,为保障医院有序的开展相关医疗服务,应重视信息管理安全问题,预防网络安全故障带来的损失,为维系医院管理的稳定探究策略。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策略

医院的信息管理可从硬件、软件、管理三个维度分析安全问题,其中硬件应主要关注设备性能。由于医院的工作模式特殊,需24小时维持网络载体的运行,应预防主交换机与服务器等影响较大的网络差错。软件层面则应主要从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出发进行安全防护,搭建防火墙,预防外界入侵影响运作效率,保障数据的安全。当前医院在管理中,软件终端多样化,操作中若缺乏关口安全把控能力则有病毒感染风险,因此医院不仅要搭建院内感染的屏障,也要做好网络感染防护措施。本文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七个原则出发,展开对硬件、软件的安全保护概述。

1.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七个原则

医院网络的全覆盖,极大的便捷了医疗服务,但同时由于网络故障时有发生,不能完全的避免,也潜在网络安全风险,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中,可从七个视角出发,在基本原则下防控危机。

1.1安全预警

信息处理是不间断的,非人为操作的时间里软件处于后台运行状态,此时发现漏洞应自动警报,目前医疗的信息系统涵盖漏洞、行为以及攻击警告三种模式,电脑长时间运行出现漏洞时可通过安全软件自动修复,行为警告则结合操作人员的错误提出警示,攻击警告进行整体网络环境的监管,发现外来攻击、恶意篡改、信息窃取时给予警示,并自行构建防火墙。随着医疗的发展,信息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繁杂,异构软件数量增多,因软件的架构、开发语言等差异,在通信状态下可能时不时出现漏洞,导致攻击缺口增多,对此,主要通过补丁形式抵御威胁。行为预警与攻击预警中,通过流量监测、数据挖掘算法等可初步进行低等级风险处理[1]

1.2安全保护

医院信息系统逐渐构成完全,安全保护技术换代升级,其中杀毒、虚拟网络、访问控制等可相互集成,达到“1+1>2”的防护效果。当前医疗网络体系引入了数字签名技术以及 IPSEC、DES加密,相关信息需经过认证获取,有关私密资料需获得权限,可预防通信数据抵赖行为。

1.3安全监测

信息体系庞大,安全监测的范围比较广,可采取深度包过滤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通过网络流量动态实时分析安全指数,可联动软硬件进行规则分析,挖掘结果逐层汇报,进而以安全响应依据等级清除风险。

1.4安全响应

信息异常主要与病毒、木马入侵引起,此时会导致数据流紊乱,可通过杀毒软件、木马查杀等预防,阻断网络服务系统,构建安全围墙。另外可将网络威胁引入主机,通过网络服务系统获取了解来源进行针对性的反击,目前,现有的安全软件兼顾多种功能,可自主防御产生响应[2]。   

1.5系统恢复

医院的信息操作中,诸多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并未受到相关培训,难免不熟悉网络配置,如使用了病毒U盘,将病毒介入系统造成感染等。应预防病毒在网络中传播导致运行终止,目前所用系统恢复技术,可将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降低服务运行不良影响。     

1.6系统损失

系统恢复的技术较多,可在线或离线备份,可增量或阶段备份,通过备份可避免系统损失,定期的备份可保留医疗信息资源,减少攻击下的信息损失。    

1.7安全反击

反击技术需符合法律法规,通过探测类攻击、欺骗类攻击破坏攻击源,达到反入侵的作用。   

总之,医院信息运行中面临着种种的威胁,目前技术形式逐渐纵深化、动态化,性能逐渐升高,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出现问题临时解决出现延时损失。

2.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策略

2.1硬件系统的安全与管理

2.1.1中心机房服务器

机房是医院信息处理的中心区域,服务器的运行应循环维持,机房服务器的维护通常是容易忽视的,实际上其温度与湿度的影响都可能引起服务器运行障碍,温度应恒定在25度左右,湿度则为40%-70%,应禁止随意的人员流动,保持无尘环境,有条件时应预备中央空调,并在地上铺设静电地板,以铝合金材质进行隔断,在机房安设避雷针、抗磁场干扰等设备,应配合两套及以上的UPS电源,避免突然断电的影响,需自动由其他电源承载断电运行,其他容错、热备需取双机模式,保障运行的可靠性[3]

2.1.2网络设备

配备辅助主交换机的备用机,保持网络承载的稳定性,应定期进行巡检,对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采取防尘、防水以及防雷保护,网线的布线应避开磁场影响,使得网络信号强度提升。对内外网应进行隔离处理,线路应铺设两套,内外网入口应用前兆防火墙,服务器与工作站划分不同的虚拟局域网,防火墙在服务器的上端建立屏障,要求用户以管理密码登录,对于非密码侵入的用户采取防御机制。

2.1.3终端

医院的信息终端涵盖了医生站、护士站等系统,介入医院的信息网络计算机均在此列,管理中需允许HIS 软件、常用办公室软件的应用,而限制非法访问网上邻居、无关操作。减免数据共享,可适当分析光驱、软驱、 USB 接口的用途并进行卸载。终端同样需要基本的防尘维护[4]

2.2软件系统的安全与管理

2.2.1数据库

医院一直以来较为关注因电源故障而导致的设备运行问题,为保障患者的安全,通常采取双路径形式衔接电源,服务器也是如此,为避免电源因素引起的数据流失,医院普遍采取双机系统结构,在双服务器集群下,一旦出现电源问题则立即从另一服务器接管任务,双电源磁盘阵列可保护数据安全。部分的医院通过备用机房设置服务器,施行磁带机异地备份、数据同步技术,

自动化每隔6-12个小时进行一次数据的备份,医院可结合自身的信息量与数据功能调整备份时间,每天至少进行四次备份,备份的时间应避开人工操作时间,可在零点、中午12点、6点以及18点备份,减少对正常运行的系统影响。当医院的主从服务器、磁盘阵列故障,可以备份的服务器带动院内系统,使得数据与主服务器保持一致。医院可建立远程容灾机制,将数据库的信息传输到异地备份,发生数据库破坏时,可以备份进行恢复,避免耽搁医院业务。

2.2.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程序的运行基础,系统瘫痪会导致程序运行故障,系统出现漏洞也会因病毒攻击而瘫痪,需建立补丁服务器,在工作站进行逐个的系统备份,主机应合理运作操作系统、程序以及杀毒软件,可克隆C盘的GHOST软件入其他盘,在系统故障时经克隆软件恢复。针对人为误操作,需设置操作口令,识别非法访问用户。

2.2.3 应用程序

医院的医护工作者较多,患者来往频繁,应为操作员设置工号,对不同部门、岗位设置操作权限,要求操作员在相应范围内下达指令,避免信息访问越级,未授权的用户难以操作或者查询相应数据,也设定不能更改系统、网络配置,不允许相关非授权用户安装或者拆卸程序[5]

2.3病毒防治

医院的内外网经物理隔离,因此外网通常会联合防火墙与杀毒软件,而内网只需要安装防毒软件,需将客户端的光驱、软驱卸载,通过USB接口屏蔽的形式避免外来信息的输入感染,自动分发安装Web功能客户端,对杀毒软件进行服务器集中管理。可专设有服务器作为病毒防护服务,对其他计算机施行网络监控。设有管理员对客户端发送警报、强制性病毒扫描、强制禁用远端工作站的部分网络端口,定期升级代码库,保障计算机在更新的代码监控下运行[6]

2.4加强管理

2.4.1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HIS升级过程中,可成立信息管理小组,制定相应制度,由院长负责安全排查工作,组织信息科与其他科室的信息人员,讨论并制定操作规程、管理要求、机房维护标准、备份标准以及数据库维护形式、网络监管模式。可开展会议定期结合医院工作分析信息管理所需任务,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重要性,促使信息管理与医院的其他诊疗行为相互贯通[7]

2.4.2人员培训

信息系统始终需要人员来操控,需保障操作人员的准确性,避免人为误触,需将操作知识录入系统,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要求医护人员熟悉网络运作流程,对于常见错误进行解毒,保障医护人员可正确应用网络,另外针对院内的打卡机、缴费机等应有专人对患者说明,帮助患者操作,避免系统紊乱。医院的信息小组应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设定检查,分析用户应用问题,避免多人登录同一用户账号,避免账号的胡乱使用,对账号行为异常的进行监管,及时给予警示。在人员的培训中,可将文书记录、医嘱记录、医药管理结合,整体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效率。

2.4.3减少人为故障

应明确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的责任,填写操作日志,中心机房人员的出入应做好登记,强化安全保密制度,机器使用结束后,需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设有监控等,发现有故意破坏网络系统的,应严格按照法律惩处,减少机器故障、数据错误引起的运行风险[8]

2.4.4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基于医院网络故障进行等级划分,对于高等级问题应成立三种以上的应急预案,对于中等故障风险需预备两种应急预案,低风险则有针对性预案进行处理,在人员培训后,应不断调整方案,使得突发事件得到临时解决[9]

结束语

作为医院管理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网络信息安全尤为重要,信息涵盖的医疗服务范围广,应确保其稳定与可控,使得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整体效率。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策略,围绕安全预警、安全保护、安全监测、安全响应、系统恢复、安全反击的原则,开展硬件与软件管理,使得网络系统运作得以维稳、核心数据安全得以保障。众所周知网络的安全维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安全管理中应成立网络管理小组,加强对网络监管的重视,针对风险的发生,既要进行预防又要寻求应对方案,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下,促使医院医疗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慧.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与网络安全要点研究[J]. 移动信息, 2020(1):100-101.

[2]杨金朋. 强化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7):150-151.

[3]徐磊.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2):111-112.

[4] Yarovenko H ,  Kuzmenko O ,  Stumpo M . DE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ntry's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J]. SocioEconomic Challenges, 2020, 4(3):142-153.

[5]周宾. 医院信息化质量与安全平台设计与实践[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 21(3):114-115.

[6] Listiana I ,  Mutolib A ,  Bursan R , et al. Institutional strengthening of farmer group to suppor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in Pesawaran regency[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21, 1796(1):012028 (10pp).

[7]龙智勇, 陈姣, 阳赣萍,等. 医院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与防护问题研究[J]. 医学教育管理, 2021, 7(6):675-679.

[8]张天驰. 等级保护要求下的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 18(16):30-32.

[9]连英杰, 张欣, 王然. 刍议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策略[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3):184-18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