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分析

丁翠玲

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情况观察比较。 结果 护理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低,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74.07%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真菌性阴道炎;心理护理;健康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属于临床较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等病原体所致。随着抗生素使用现象的普遍,导致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日益加重,因此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部分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病程长,可影响其身心状态,不利于患者生活、休息和工作,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普遍伴有较严重的心理精神负担。而真菌性阴道炎的预后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26±2.37)岁。病程1~10周,平均病程(5.26±1.24)周;观察组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1.94±2.32)岁,病程1~9周,平均病程(5.04±1.26)周。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涉及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不良卫生习惯纠正等;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内容:由于患者患病时,对治疗会产生排斥感与羞耻感,从而让患者不愿正确地面对疾病,降低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评估其心理情况,为其选择更具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告诉患者保持积极情绪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让患者尽可能地消除负性情绪。若患者因担忧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医护人员则需为患者介绍真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原因,并且为其介绍治疗的方式及期望的效果。若患者因悲观而拒绝配合治疗与护理,医护人员则需要及时地与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家属对患者的陪伴与鼓励,从而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及配合度。此外,还需为患者介绍症状相同且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保持更加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2)健康宣教护理:健康护理主要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自我保护能力作为目的。因大多数患者对真菌性阴道炎了解程度较低,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所有患者的认知特点为其采取更加具体的健康护理措施。在医院内组织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告知患者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阴道炎的认识度。为患者及家属分发宣传册或播放讲解视频,对于认知水平较低患者,需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讲解疾病诱发原因,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3)健康生活护理: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穿舒适且宽松的内衣物,并且告知患者尽量每日进行内裤更换,并且在清洗内裤时需选择沸水或消毒处理,并且在经多日阳光暴晒后才能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选择坐便器、坐浴,从而降低真菌性阴道炎感染率;在处于经期时,患者需每隔2h进行卫生巾更换,尽量保持阴道清洁与干燥;最重要的是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性生活,以免造成患者出现二度感染情况。(4)健康药物护理: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的具体使用方式,并且告知家属需监督患者每日正确用药,从而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5)健康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也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告知家属为患者提供维生素高、营养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治疗期间切忌吸烟饮酒,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营养均衡。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评价,评价量表选取SASSDS,量表评分结果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50分为无焦虑抑郁。同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评分结果包括80分以上、60-80分、低于60分别表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的原始数据在 EXCEL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标准差

±s进行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的水准α=0.05,当 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负性心理评价

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基本相近,而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相对较低,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满意率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满意率观察组 96.30%(26/27)(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 19 例、 7 例),对照组74.07%(20/27)(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14例、6例),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7

57.75±3.82

41.67±4.22*

54.20±6.22

47.53±4.15*

对照组

27

57.78±3.83

50.85±6.43

54.24±6.13

52.20±3.45

t

11.379

8.883

9.456

7.019

p

0.156

0.003

0.118

0.02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真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妇科疾病之一,由于该病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饱受疾病的折磨,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与阴道防御能力下降、抗生素滥用、不良生活习惯及性生活频繁有关,以上因素也是导致疾病复发、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 关注真菌性阴道炎的护理疗效成为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大有裨益,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真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

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应当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衣裤,勤换内衣、毛巾等私人用品,每次使用前应当充分消毒,可将卫生用品在太阳下晒干再使用。患者在出门时避免应用坐式马桶,避免去公共游泳池游泳,保持外阴清洁干爽,不抓挠阴部,经期勤换卫生巾,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应当均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鼓励患者参加户外运动,保持愉悦心情,积极端正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沟通往往涉及隐私,部分患者不能充分表达自身不适症状,对医护人员的问诊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应当给予更多关心和耐心,告知患者适当的医患交流对疾病恢复的帮助,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项目选择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比较该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基本相近,而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相对较低,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干预后,患者能够积极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习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疾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并且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秀清,邓燕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11):74-75.

[2]林金凤,何连娇.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9,16(17):39-40.

[3]阿尼古丽·谢里扎提,赵菊花.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98+301.

[4]佟亚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286-287.

[5]丁建斌.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77-178.

[6]连晓霞.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22):155-157.

[7]何清邻.中药熏洗对30例糖尿病合并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2):71-73.

[8]徐晓燕.全程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7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