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张玲梅

云南省普洱市爱尔眼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30)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n=30)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视力、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视力较参照组更高,且眼压更低,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更高,且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根部撕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与眼压,恢复前房角度与深度,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并发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瞳孔阻滞、房角关闭、眼压升高所致,该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此类患者晶状体多有不同程度的浑浊,而青光眼会加剧该症状,严重影响正常视物[1]。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则是降低眼压水平,避免视功能与眼组织受损,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视觉功能[2]。本研究提出采用超声乳化手术,其作为微创手术,因创伤小、疗效佳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实际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效果满意,有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6.30±3.91)岁;病程5d~1个月,平均病程(0.41±0.06)个月。研究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6.18±3.56)岁;病程3d~1个月,平均病程(0.48±0.09)个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手术治疗,术前给药控制患者眼压水平,以14~28mmHg为佳,进行眼球局部浸润麻醉,于患者鼻上虹膜分层激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与耐受情况选择激光穿透治疗,术后持续滴注妥布霉素2周。

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术前给药控制患者眼压水平,以14~28mmHg为佳,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眼部常规消毒后滴注盐酸丙美卡因麻醉,将粘弹剂注入眼部前方,配合滴入醋氮酰胺,撕开晶状体前囊并进行水分离,予以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持续滴注妥布霉素2周。

1.3研究指标

(1)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2)统计两组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根部撕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3.0,计数资料(并发症总发生率)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视力、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以“”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视力、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对比

研究组术后1个月视力较参照组更高,且眼压更低,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更高(P<0.05),见表1:

1两组视力、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对比

组别

例数

视力

眼压(mmHg)

前房角度(°)

前房深度(mm)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

研究组

30

0.61±0.11

0.77±0.09

24.82±5.90

12.08±3.55

13.81±3.12

45.73±3.38

1.83±0.79

3.51±0.53

参照组

30

0.60±0.08

0.68±0.10

24.95±5.88

16.17±3.97

13.86±3.35

40.06±3.24

1.89±0.75

3.04±0.60

t

-

0.403

3.664

0.085

4.206

0.060

6.633

0.302

3.216

P

-

0.689

0.001

0.932

0.000

0.953

0.000

0.764

0.002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根部撕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见表2:

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角膜水肿

前房反应

前房纤维素样渗出

虹膜根部撕裂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0

1(3.33%)

1(3.33%)

0(0.00%)

0(0.00%)

2(6.67%)

参照组

30

2(6.67%)

3(10.00%)

2(6.67%)

1(3.33%)

8(26.67%)

x2

-

-

-

-

-

4.320

P

-

-

-

-

-

0.038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晶状体体积增加或小角膜、小眼球患者晶状体过大等因素导致的疾病,由于该病与白内障解剖学特点类似,因此可相互影响,使得眼压进一步提高,加重前房角狭窄症状[3]。传统治疗此类疾病的虹膜外周切除术虽然可有效降低眼压,但有报道显示其会加速白内障形成,患者会再次进行白内障手术,加重医疗负担

[4]。近年微创技术的发展,超声乳化手术取代传统术式成为首选的治疗手段[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个月视力较参照组更高,且眼压更低,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更高(P<0.05)。提示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更为优异。这是因为超声乳化手术在术中于前房注射粘弹剂,配合反复冲洗,可以撑开房角,确保房水顺利引流,从而降低眼压。且超声乳化手术吸除过程还可刺激房水中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此类介质可促进小梁网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增加房水引流通畅性,提高疗效。另外,研究组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前房纤维素样渗出、虹膜根部撕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证明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更高。这可能与手术切口小、眼内干扰少有关,因此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自然低。

综上所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与眼压,恢复前房角度与深度,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妍,贾超,张方顺,等.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5):58-60.

[2]姚培好,萧杨添,黄斯亮. 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21,32(4):479-482.

[3]周晶,王辉,孙曹毓.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及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医学综述,2021,27(1):199-203.

[4]洪薇薇,马鹤,王姝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力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2,28(8):132-134.

[5]丁玉龙.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1):1685-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