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7S"管理应用对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强化"7S"管理应用对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亚萍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试探讨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使用7S管理思路的具体效果,以此来达到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的目的,并有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养方法将7S管理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优化原有服务流程,根据本科室制定的技术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结果使用该管理流程后,护理质量较上一年同期有明显的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与去年同期的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7S管理流程能够有效的创新现有的管理模式,优化护理理念,减少原有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浪费,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临床效果;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病人的效果。随着人们认知和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的一个问题。7S管理原是在日本企业中比较推崇的一种管理方法,有学者发现护理工作与7S管理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对现场环境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重视每个细节的质量,而且都是以高效率和高质量作为管理目的。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更加细致化地进行了分析,共同探讨7S管理对护理管理改革的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本科室内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本科室共有护理人员16人,其中护士长1名,其余为普通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学历资料如下: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7人。使用7S管理模式对现有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对比去年同期护理情况,对护理质量和细节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整理:护理人员需要将工作场合内的所有物品进行合理分类,对于不属于工作内容的物品,坚决不能乱放。整理工作是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科室内部要制定相关的物品判定制度,以此来判断工作区域内的物品是否存放,对于废弃物品,严格按照相关方案进行处理,每日循环进行整理。整理的对象包括护士台的抽屉、文件柜、表格、病情告知书、办公桌、垃圾桶等,需要的物品合理进行保管,不需要的立即处理,比如损坏的听诊器、反复维修过的血压计、损坏的办公用品等,及时告知设备管理人员,对于工作区域内产生的垃圾,通过严格分类后进行快速处理。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需要使用到的器械进行查验,对于易损坏器械,每日可以检查多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检修和报损。严格药品检查制度,不能出现混装或者过期的现象,保证患者安全。

整顿:工作场合一定要保证干净整洁,减少其他物品在工作场所存放的时间,提高现有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区域内工作有序开展。对于科室内必需的物品,分类进行存放,并且进行标示,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取出,用完后及时收回,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急需一样物品但是乱翻找不到的现象,省下时间将更多精力放在患者身上。

清扫:清扫同样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每个班次的护理人员需要将护士站、办公室、配餐室、仪器室、治疗师等场合进行清扫,对于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器械和仪器,也要按时进行清扫,使治疗场所时刻保持干净和卫生。这样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能够处于非常干净清洁的环境,会给患者一个好的心情,从而放松心态更好的接受治疗,提高护理的效率。

清洁:护理人员需要日常性地进行上述三个工作,而且管理人员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护理人员的上述工作进行检查。护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制造脏乱差、不扩大脏乱差、不恢复脏乱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科室内所有物品都制定了严格的分类制度,科室内部制作专门的标签,并且任命了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需要每日下班后抽出10分钟左右时间来进行自我检查和科室内部工作检查,定期对护理人员工作内容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并且将其纳入了护理人员的考核,以此从意识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

素养:每位护理人员都要积极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科室内部的相关准则。除了医院层面的规章制度外,本科室根据科室内的工作内容,每月召开一次护士生活会议,共同制定需要遵守的准则。比如每个班次工作内容的要求,专业用语的使用,乘坐电梯的要求,与患者的沟通方式等,并且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会进行考核,采用激励政策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自信心,让其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针对工作特点制定安全作业的标准;对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规定进行着装;制定火灾预防的措施,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常识;制定常见危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培训相关人员;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管理,制度化日常检查工作,任命专门的负责人,专人负责。

节约:从意识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节约意识,养成在日常工作中节俭节约的习惯;制度化日常工作,节约工作成本,杜绝工作中的浪费行为;在科室内部进行相关宣讲,提升节约意识;设置专门人员对洁库进行管理,对库存进行常规化的整理和清点;按照规定周期对水网、电网进行检修,以免出现因为部件老化而出现的浪费情况。

2.结果

自从实施7S管理活动以来,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团队意识、自我提升意识、工作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改善,与去年同期相比,护理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工作场合内的环境也有所改善,护理人员对于医疗相关的知识也充分进行了自我完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3.讨论

护理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效率,而护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S管理与护理管理结合在一起,能够从细节上完善现有的护理工作,让护理人员更加注重各个细小环节的质量控制,事事预防,有效的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同时,该模式还能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通过相关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的构建,使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规范。此外,该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的改变了原有护理模式中以任务为中心的偏差,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患者身上,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感官,从而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往护理质量的提高上的,多是从护理模式的角度进行,而忽略了管理管理制定方面的完善,本文以此为角度进行了撰写,并且通过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护理管理制度的提升同样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希望可以给相关管理者以启示,共同为护理工作的效率提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白芳,王程,海敬.儿科门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21.

[2]康媛,李敏.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35.

[3]王瑞花.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饮食保健,2016,3(1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