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综述

张宝莲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脑卒中作为临床中常见脑血管疾病,近些年来发病率逐年提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在卒中后还会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等功能,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对此就需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康复护理模式以此来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各机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模式

引言脑卒中又称之为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者血管堵塞所致, 在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后会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并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对此需及时展开救治,同时还应当对其展开全面护理,以此来促进其功能恢复。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超早期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因多数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语言、认知、吞咽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此为改善患者预后,还应当在其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对其进行被动肢体位置变换、穴位按摩、上下肢关节活动等措施,改善患者肌张力,而该方式也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对于有语言、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此需注意的是,应当循序渐进展开,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临床经验来看,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2基于护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服务模式

2.1奥瑞姆理论

奥瑞姆理论认为,护理的介入只是为了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对此应当在展开护理工作前对患者的实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支持教育三个等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生理、心理等方面,以此来满足其康复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使其能够从被动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这对其康复效率的提升也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还应当不定期的利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并及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提高其相符性与可行性,确保其能够在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改善中发挥出最大效用价值。

2.2奥马哈系统

奥马哈系统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包括分类、干预以及效果评价三部分组成,以此为基础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模式,并将其全面应用至护理工作中,以此来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护理人员也可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其方法符合患者个体差异性的护理需求,也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护理效果[1]

3家庭参与式的康复护理模式

部分脑卒中患者生活处于无法自理状态,需他人协助完成,给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再加上恢复周期较长,而这也会导致其情绪发生较大变化,焦虑、抑郁、抗拒等是其主要表现,对此不仅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服务,还应当对其展开情感支持。针对脑卒中患者,还需鼓励家庭成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不仅要在生理上面对其展开帮助,还应当给予其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还需将基本护理技巧(进食体位、心理护理、吞咽功能训练、肢体功能康复、基础环境护理等)以及家庭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与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并展开模拟训练,以此来提高其配合度及专业性,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其尽快康复。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引导定期随访,对于家属在护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给以专业性指导,了解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并做好护理方案的调整工作,为家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数据支撑。

4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服务模式

卒中单元主要是给予患者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主要是由专业医师、护理师、心理医生、营养师、康复训练师等多人协作完成,并进行适当延续到家庭以及社区医疗,形成卒中患者的社会系统工程,从而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康复质量及效率。在以往护理中多以病症治疗为重点,围绕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影像学改善展开,但这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并无法起到有效的效用价值。而采取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具有一定针对性,通过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改善其遵医从医性来促进康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治疗方案更加规范化,大大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以及功能性障碍,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2]

5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

作为一种连续性护理模式,是由医院、社区、家庭三方面人员对患者展开的全面护理服务,使得护理呈现不间断式,这也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首先需要医院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在患者出院时建立病历档案,并做好全面评估工作,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同时转至社区后医院护理人员定期回访,并在患者在居家康复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各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与调整,评价患者的康复效果等,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进行各项护理服务,使得康复模式更加的系统化,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患者也可养成良好的康复习惯,从而达到康复目的。

讨论综上所述,脑卒中本就有着致残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当配合针对性护理,并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此来促进患者各功能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佩,刘薇群,王春燕,葛津津,顾艳玫,汤培凤.基于心理授权理论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1,21(11):45-48.

[2]林金兰,黄敏珍,钟弋云.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0):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