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及效果

梁伟 ,农美杏(通讯作者),黄丽伟 ,胡带翠, 甘璐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到本院接受放射诊断的儿童82例,儿科医生4例以及放射科医生4例,对全部儿童实施放射诊断,按照不同的辐射风险防控方式将以上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防控效果。结果:实验组风险防控效果44(97.8)高于对照组36(80.0),P<0.05。结论:加强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可降低诊断对受检者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运用。

关键词: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效果

伴随着放射诊断技术飞速发展,技术被广泛运用,使得诊疗技术与诊疗水平不断提升,造福各个受检者与患者的同时,若是防护不得当会使得机体产生不必要性危害。儿童是电离辐射造成的健康效应高敏感性人群,对于电离辐射致癌敏感度比较高,放射性诊疗合理化运用与防护至关重要,受到了国际组织广泛关注。放射诊断检查实践防护与正当化最优化作为减少剂量作为主要方式,放射诊断技术涉及主要利益有关人员辐射风险认知作为增加防护正当化与最优化关键影响原因[1-2]。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到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放射诊断检查的儿童82例,儿科医生4例以及放射科医生4例,对全部儿童实施放射诊断,按照不同的辐射风险防控方式将以上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受检儿童41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16±1.28)岁;对照组受检儿童41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5.14±1.2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组内患者接受常规防控措施。

1.2.2实验组 

组内患者接受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具体:

首先,培训。组织放射科中工作人员、儿科中医师接受技能培训,运用正确掌握放射诊断风险,包含CT诊断、X线诊断、胸片透视诊断、超声诊断、核磁诊断等中,明确儿童受辐射的严重程度与辐射的风险,促使各个医护工作人员都可明确放射诊断问题。

其次,实践。实践中,需各个人员都可掌握有关辐射风险,在该基础之上需慎重地对儿科患者处理。儿科医生需和患者病况相结合,选取一种适宜的诊断方式,尽可能地把辐射风险降低。放射科中工作人员需告知患儿家属各个检查项目优缺点,了解风险性,降低医疗纠纷出现的概率。

最后,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充分的时期明确辐射风险,更需对辐射风险告知,更需对于辐射主要危害、风险类型以及注意事项等状况,为患儿家属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与此同时,充分的告知其各类检查项目在接受检查之前做好有关的准备,尽量地保障患儿可顺利接受诊断,尽可保障诊断可一次性的完成,降低重复性操作对患儿产生影响。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受检者家属、儿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风险防控效果:显效、有效、无效。

1.4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受检者家属、儿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风险防控效果

实验组风险防控效果44(97.8)高于对照组36(8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家属、儿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风险认知度(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效果

实验组(n=45)

38(84.4)

6(13.3)

1(2.2)

44(97.8)

对照组(n=45)

25(55.6)

11(24.4)

9(20.0)

36(80.0)

X2

-

-

-

7.2000

P

-

-

-

0.0073

3 结论

儿童作为放射诊断辐射敏感性人群,现阶段对多类医疗放射照射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和程度,还需将多种询证医学证据进行佐证,所以,需更多的研究和分析。WHO在2009年的时候,召开了儿科放射诊断辐射风险评估会议,可以看出医学领域比较早就关注了儿童医疗辐射风险相关问题。但对基层医院来讲,诸多儿科医师与放射科中工作人员都忽略了辐射风险,所以没有办法对辐射风险实施高效性防范,造成辐射风险的增加[3-5]

此次研究中,实施了对应性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式,发现实验组风险防控效果44(97.8)高于对照组36(80.0),P<0.05。

综上,强化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提升相关人员对辐射风险认知,降低工作失误概率。

参考文献:

[1] 孙专书,李美. 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认知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4):50-51.

[2] 梁伟,农美杏,胡带翠,等. 医护人员对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认知调查研究[J]. 饮食保健,2020,7(26):285-286.

[3] 陈峰,郭文彬. 理性判断,科学对待, 别因辐射而放弃放射科检查的"火眼金睛"[J]. 祝您健康,2021(7):6-9.

[4] 张见,张晓军,王颖. 基于定位像最大左右径的管电压结合低对比剂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2,19(4):43-48.

[5] 冒煦,徐辉,程金生,等. 2018—2021年南疆地区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情况及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6):454-459.

基金项目 :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百科2019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