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对新生儿蓝光治疗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对新生儿蓝光治疗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分析

邢文矫

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邮编102200

摘要:目的分析蓝光治疗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2019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蓝光治疗的300例新生儿,电脑随机将其均分为150例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全程组(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并比较,检测其血氧饱和度水平。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全程组患儿蓝光治疗出箱时间明显更短、睡眠时间明显更长(P<0.05);全程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蓝光治疗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的效果良好,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氧水平及睡眠质量,缩短蓝光治疗出箱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蓝光治疗;全程无缝衔接护理;血氧饱和度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转变,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发生率呈逐年攀升态势,是影响新生儿及家长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现阶段,蓝光治疗是新生儿多种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儿皮肤的蓝光照射将致病因素与胆红素相结合使其易溶于水并顺利排出。新生儿在接受蓝光治疗时,需全身裸露并佩戴眼罩,易导致其出现躁动、哭闹、手脚乱动等不良情况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2]。因此,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新生儿蓝光治疗配合度在促进疗效提升方面效果显著。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是基于优质护理和无缝护理相结合的现代化服务模式,从各环节细微处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提升新生儿蓝光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其实施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并分析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便利抽样2019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蓝光治疗的300例新生儿,电脑随机将其均分为150例两组,即常规组和全程组。纳入标准:符合黄疸的疾病诊断标准;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需行抗蓝光治疗;家属均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研究。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器官性疾病新生儿;存在蓝光治疗禁忌症新生儿;临床资料不完整新生儿。常规组中男、女分别有79例、71例,年龄2-23d,平均(13.88±1.55)d;全程组中男、女分别有81例、69例,年龄2-21d,平均(13.93±1.60)d。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生命体征观察、眼睛皮肤保护、家属宣教等护理措施。全程组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一对一亲属宣教,在治疗开始前,通过一对一谈话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蓝光治疗过程、特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家长掌握一定的护理技巧配合治疗。(2)心理干预,通过蓝光治疗成功病例介绍帮助新生儿家长建立信心,取得其信任更好配合护理人员安抚新生儿。(3)抚触护理,将病房内温度调整至25摄氏度上下,选择患儿两餐之间清醒时段,患儿取卧位,护理人员给予新生儿胸腹部、头部等位置抚触按摩。(4)蓝光治疗前检查,在治疗开始前,全面评估、检查新生儿体格、症状情况,检查灯光能否正常工作;取得新生儿家长配合,共同采用轻柔的手法帮助患儿清洁身体,清洁后使用床头抬起新生儿四肢;将蓝光箱温度调整30摄氏度,暴露新生儿照射处皮肤,等待新生儿入箱治疗。(5)蓝光治疗中护理,使用透明贴保护新生儿脚踝部等位置;全程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情况,及时评估病情;将新生儿戴好眼罩置于蓝光箱中央,保证照射充足,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位变化应随之调整照射角度、方向等。保持新生儿治疗期间液体平衡,避免出现脱水等情况,及时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液体补充。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并比较,记录两组蓝光治疗期间睡眠时间及出箱时间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25.0软件分析,表示计量平均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全程组患儿蓝光治疗出箱时间明显更短、睡眠时间明显更长(P<0.05);全程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睡眠时间

(h/d)

出箱时间

(h)

血氧饱和度

(%)

常规组

150

15.39±1.87

16.37±2.20

90.40±15.00

全程组

150

19.06±2.04

12.10±1.95

96.80±13.00

t

16.2420

17.7891

3.9489

P

0.0000

0.0000

0.0001

3  讨论

现阶段,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等疾病多采用蓝光治疗手段,该方式能够有效帮助患儿排出毒素,具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势。然而,由于新生儿年龄过小,临床治疗配合度有限,常伴哭闹、躁动等不良反应,未能发挥蓝光治疗的最佳效果

[3]。既往相关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配合在提升蓝光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加强患儿家属蓝光治疗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护理支持和配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新生儿康复进程,避免不良反应[4]

本研究将具备系统性、完整性、优质性的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模式应用于蓝光治疗患儿,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组,全程组患儿蓝光治疗出箱时间明显更短、睡眠时间明显更长(P<0.05);全程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表明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蓝光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主要为以下几点:(1)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给予新生儿家属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儿家属认知水平的同时,有利于获得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缓解家属紧张情绪的同时,患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2)本研究通过抚触等护理模式给予新生儿安抚,改善患儿面对治疗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患儿在抚触下更易进入睡眠,从而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及治疗进程。(3)全程无缝衔接护理保证了各个环节实施的切实性和有效性,护理工作完整,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能得到靶向性服务,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得到关注,护理质量提升的同时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蓝光治疗新生儿采取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的效果良好,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氧水平及睡眠质量,缩短蓝光治疗出箱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新.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 保健文汇,2021,22(5):212-213.

[2]刘妙君,陈晓娜,丁仰君.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护理对家属满意度的干预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20(2):139-141,148.

[3]李宝丽. 新生儿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七例全程无缝隙保暖的配合体会[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614-1615.

[4]张海珍.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202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