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张霞

荣县人民医院、643100、

  摘 要: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护士通过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有效保障了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风险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形式。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病理性黄疸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胆红素升高性质的改变,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一般多留有后遗症 [1],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许多安全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危害,受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 [2]。所以,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3]。通过护士的优质护理及风险管理,可有效保障治疗的效果。

  1 风险因素

  1.1 患儿因素 ①患儿没有语言能力,身份核实有安全隐患。②光疗采用的蓝光波长易对黄斑造成伤害 [4],故光疗时用黑色眼罩遮住患儿双眼。由于眼罩固定不严或脱落,会造成伤害。③由于过度哭闹,使患儿出现呕吐,增加窒息的风险。④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复杂,其中新生儿早期热量摄入不足,可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加速病情变化 [5]。⑤患儿蓝光治疗时,要暴露全身皮肤,由于小儿哭闹蹬踏或不适应,以及留有静脉留置针,会出现皮肤的擦伤。

  1.2 医护因素 ①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以及护理水平的限制,引起新生儿不安全因素。

  ②新生儿病房为无陪护患者,基础护理、治疗操作及病情观察由责任护士来完成,对护士的专业要求高,护士具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同时各种操作技术娴熟。③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低,各种侵入性治疗多,消毒不严格而引起医院院内感染。④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沟通渠道不通畅,造成沟通无效,出现医患矛盾。

  1.3 环境因素 ①新生儿病房各种医疗仪器种类繁多,如蓝光治疗仪、婴儿保育箱、微量泵、心电监护仪、各类呼吸机等,且性能复杂,如医护人员对仪器性能、故障处理知识缺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将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②患儿家长期望值高,一旦出现病情变化,不易接受。

  1.4 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 ①发热:监测体温不能超过 37.8℃或低于 35℃。②腹泻、呕吐:大便可为深绿色稀便。③皮疹:全身皮肤出现皮疹。④青铜症:光疗 48 小时后皮肤出现青铜色,血清、尿液呈相似颜色。

  2 预防措施

  2.1 患儿入院时,严格核查 责任护士要双人进行身份核查,并将患儿的腕带佩戴,在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查对腕带无误后,方可执行。每班要严格交接腕带情况,如发现脱落及时双人核对补戴上。

  用宽薄棉弹力带制成全棉不透光的黑色眼罩,将眼罩牢固固定于新生儿眼睛上以避免脱落。患儿哭闹以及喂养方式不当,可致使分泌物误吸入新生儿的呼吸道。护士在哺乳后要将新生儿竖立抱起,轻拍背部,以排出咽下的空气,同时可使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光疗过程中,由于哭闹、出汗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 40% [6],要遵医嘱执行补充液体,保证奶量的摄入,同时应在两餐奶中间加喂水并做好出入量的记录。责任护士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每 30 ~ 60 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和全身症状,注意黄疸部位、程度及变化,并且做好生命体征的变化的记录。医务人员要多抚摸接触患儿,以减少不安因素,同时对患儿要剪短指甲或戴防护手套,防止因哭闹而抓伤皮肤。需静脉输液治疗时,留置针的患儿应妥善固定,留置的套管针应与无针密闭式接头相连接,避免一次性头皮针由于固定不牢固脱落后刺伤患儿 [7-9]。

  2.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护士应具有护理新生儿的经验,每班次可安排有经验的护士为护理主管,解决护理问题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

  同时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与三基三严的培训,树立护士安全意识,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责任护士依住院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压疮量表进行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对风险技术的操作,如脐静脉置管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在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进行操作 [10, 11]。

  保证患儿安全,预防感染是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频繁的医护操作更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护士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使用中的仪器做好维护和消毒工作,按规章制度及时更换吸引器、氧气瓶、暖箱水槽中的水。强化手部卫生,护理患者前后用流动水或快速手消液。严格执行物品及空气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隔离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做好入院及出院护理的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家长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护理要求。

  2.3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 科室应设专业负责仪器人员,对仪器设立台账,每周进行维护,使医疗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如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立即停用,与专业人员联系进行维护,同时要悬挂明显标识。与患儿家长进行良好沟通,每周和家长见面并告知患儿病情,一旦出现问题,要耐心与家长解释,使其能理解。

  2.4 观察患儿病情 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每小时测体温一次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 36 ~ 37℃,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状,有时会出现呕吐,一般光疗结束即可停止,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用鞣酸软膏保护臀部皮肤。

  观察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如出现皮疹程度轻,一般不需要处理,如较重可暂停光疗,皮疹可自行消退,再继续光疗。出现青铜症,立即停止光疗,关注患儿肝功能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 [12]。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具有黄疸出现过早、进展过快、持续时间过久等特点,部分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甚至出现了后遗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13, 14]。

  蓝光治疗是病理性黄疸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其特殊的群体,对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的风险因素的分析,有了对风险意识存在的认识,重视黄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采取常见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强调细节管理,预先防护,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方法,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洪黛灵.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19.

  [2] 李文珍,黄正新.护理风险应急预案与作业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3] 黄春香.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0):93.

  [4] 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86.

  [5] 陆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光照疗法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101.

  [6] 张燕芳.干预性护理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24):159.

  [7] 江秀敏,王武兰,刘玉英,等.新生儿早期游泳、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09-110.

  [8] 郝素芳.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3):84-85.

  [9] 杨李,邱申熊.新生儿黄疸[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5):11-13.

  [10] 龙卉,衣京梅,李志斌,等.新生儿早期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在新生儿黄疸诊疗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9-51.

  [11] 曹登成,邓耀,郭健玉,等.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心肌酶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刊,2013,48(10):83-85.

  [12] 徐放生.新生儿黄疸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12):13-15.

  [13] 赖丽芝,李薇,王德胜,等.不同胎龄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2016,11(1):123-126.

  [14] 李建,齐汝敏,张运英,等.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