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在创造和谐门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医患沟通在创造和谐门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李红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 南开)300090

【摘要】目的:探讨医患沟通在创造和谐门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患沟通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无隙沟通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医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隙沟通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门诊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字】医患沟通;门诊;和谐医患关系;应用效果

前言 

门诊是患者进入医院后最先接触到的科室,具有人流量大、流动性强的特征[1]。因此,门诊医务人员工作的质量能够显著反映医院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也决定了患者对门诊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合理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文为探讨医患沟通对和谐门诊医患关系的作用,选取了我院门诊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90例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20~45岁,平均年龄(33.69±11.31)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区间21~45岁,平均年龄(33.72±11.28)岁。经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医患沟通方法:患者就诊后为患者答疑解惑,告知患者就诊的注意事项。

1.2.2实验组

采用无隙沟通法:①引导医护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以真诚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服务。②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及时询问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频率和强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③帮助医护人员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避免与患者出现正面冲突,面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沉着应对。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01±3.11)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 (6.22±3.41)分。对比可知,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055,P=0.001<0.05)。

2.2两组患者医患纠纷率对比

实施护理后,实验组出现医患纠纷1例,医患纠纷率为2.22%;对照组出现护患纠纷5例,医患纠纷率为11.11%。对比可知,实验组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352,P=0.012<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医院门诊的人流量持续增加,门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门诊医护人员来说,其服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如果医护人员工作不能落实到位,极有可能引起患者不满,进而导致医患矛盾,不利于医院在人们心中良好形象的建立[3]

传统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医护人员对就诊的患者进行注意事项提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较少,并且存在部分医护人员工作不到位引起患者不满,进而导致医患纠纷的现象。在本次研究中,将无隙沟通应用到门诊工作中,可使门诊医护人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使他们能够以亲切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4]。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医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无隙沟通可以有效促进门诊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提升患者对门诊治疗和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金春花. 医患沟通在创造和谐门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26):2.

[2] 康志刚. 重视医患沟通技巧搭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17):2.

[3] 钟新兰. 浅谈医患认知视角下医患沟通行为的重要性[J]. 大众科技, 2020, 22(3):3.

[4] 宋雪静,牛润桂. 浅谈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