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8
/ 2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何佳俊

西昌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典型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而智能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具有设计标准化、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等特点,同时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属性,必将在未建筑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逐渐开辟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元,信息化技术在我国诸多领域中取得不菲的成绩。因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新兴技术理念替代,全新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应时而生,为了加快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脚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将大大提升管理品质,为建筑企业节约施工成本。

1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得到了进一步革新、优化、完善,信息技术具备较多的技术类型,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当今各行各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信息技术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相关技术体系可实现数字资料高效流通、互动。在当今建筑领域,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建筑行业进行发展的维度和广度,在诸多环节、诸多领域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比如在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程设计管控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打破了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信息孤岛,实现了各部门、机构高效的交流互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效率,缩短工期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

2信息技术应用问题

2.1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局限性

在建筑企业内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但是部分企业对相关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存在相应局限性,比如部分建筑工程单位只是结合信息技术来开展工程造价管理,还未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安全、工程质量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存在思想认知局限,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不到位,从而无法将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2.2信息技术专业型人才匮乏

以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来看,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在当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作用于信息技术的整体运作中,是信息技术价值进行优化的实行者和操控者,有效的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整体能力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现在工作人员的情况看来,个别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熟练,欠缺专业理论的科学指引,各类数据信息集成整理欠缺,导致工程项目开展缓慢,对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建议分析

3.1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

在建筑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协作下,对建筑工程固有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改善,要想在后续工作中不断进步,还要持续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进行不断优化提高。做好对信息技术的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信息技术的科学价值,做到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推广信息技术,使建筑企业内部逐渐运用信息技术,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员工上岗的工作标准。建筑企业还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研究信息化工程管理新技术。

3.2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力度

企业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力度,使其在工作管理过程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相关专项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够在工作管理过程中操作各类信息化软件,实现对工程项目更加高效的管控,比如造价人员、设计师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完成对工程量清单的编写制作;并且施工单位、采购单位也需要尝试将各个时期的工程材料信息物料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实现信息有效流通。因此相关专项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企业应当加大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3.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3.3.1强化对建筑场地的管控分析

BIM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模型,在这个模型的作用下能够对信息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这些也是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中所需要思考的问题。BIM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参数化的设计,在对复杂化的建筑形态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参数化的建模软件来对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从而实现对建筑形体的基本控制。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对建筑形态做出参数化的调整,在对整个工程分析对比之后来挑选出适合的方案来对其修改,通过修改参数来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管理质量。

3.3.2实现建筑工程设计协同的优化

协同化设计是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也是整个工程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建筑工程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二维施工的协同设计存在比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在面临外界环境的干扰时,整个工程施工的复杂度会提升。在工程变得复杂之后,整个工程设计就会更加容易出现疏忽和漏洞,最终让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返工的现象。将BIM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能够更好的整合整个工程的管理数据,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检测到不同设计单位工作可能存在的差异,之后选择一种直观的形态来将这些信息展示给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建筑工设计人员在观察三维立体化施工图纸的过程中会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

3.4质量、进度、安全管理

质量、进度和安全是三个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模块,主要使用BIM5D施工项目管理系统,采用“三端一云”模式,协助管理人员对图纸审查、工程量统计、安全、质量、进度、劳动力与机械、物资、成本等进行精细化、智慧化的管理。在质量和安全管理中,要求项目经理及相关质量、安全负责人在每周例行的检查时,利用移动终端将拍摄的现场照片和相关数据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定位到问题生的位置,发给责任人及参与人整改,管理人员依据问题发生的位置,进行问题跟踪及催促。无人机和全覆盖视频监控协助对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并提供可以实时访问工地情况的视频和录像。在进度管理中,通过BIM软件将模型与各级进度计划相关联,同时每天的工作内容由技术负责人下达,下发施工指令到每个人的手机端口。任务执行者完成任务及时上传实际信息,根据实际已完成的工作和计划分别生成进度曲线,实现进度的动态化管理。

3.5环境监测

(1)扬尘监测:安装智能传感器对现场扬尘进行监测,同时可安装智慧喷淋系统,当某区域扬尘超过警戒值后,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同时记录喷水量,形成扬尘控制记录表,喷淋水又通过下水管进入沉淀池循环使用。(2)噪声监测:采用噪声智能传感设备,在LED屏显示噪声数据检测情况。(3)温度监测:使用温度传感和红外仪对现场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和控制。(4)能耗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装置的智能水电表进行采集及分析,利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对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用电量、用水量进行监控,当漏水漏电时,进行报警并切断保护开关。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施工管理以及建筑工程管控工作中,施工方、项目方需要开展稳定高效的交流沟通,同时在各个时期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依托数字技术、信息化技术,明确工程管理标准、管理要素,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白仲千.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88-89.

[2]张拴平.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27(05):85-86.

[3]李平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190.

[4]孙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199.

[5]雍建国.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