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意志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30
/ 2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意志力

徐科

430903198306293331

摘要:观察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心理抵抗能力越来越弱,因心理原因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青少年问题也多集中于此,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心理抗压能力却似乎越来越低,幸福感也越来越差。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呢?在笔者看来,学生抗挫能力弱、幸福感弱等问题的主因是学生缺乏意志力,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开展中职教学时,要大力开展心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才能够在遇到挫折时勇敢的站起来,受到打击时不灰心,生成目标时能够积极地行动并且坚持下去。

关键词:中职学生;意志力;心理健康

一、学习中意志力和动机的重要性

意志力较为科学的定义是:保证个体抓住一切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机会。在学生们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想持之以恒,有所成就,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做后盾。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对自己的学习与计划不能坚持。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是维持个体活动实现某个目标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它既给学习活动以动力又给学习的方向进行控制,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追踪天才儿童发展的研究。从1500名同时具备身体、智力和社会性三方面优越性的孩子进行研究观察。他们的IQ均在140以上,在儿童时期,他们都能展现优于同龄人的各种方面,而他们成年之后,发展却完全不一样。研究者们根据取得成就进行分组,结果发现,最大成功组和最小成功组之间IQ的平均差值只有6分。这说明,是否取得成功和智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在同等的智力情况下,成就动机和坚强的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意志力和动机的因素

(一)期望目标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对自己过往的经验和期望对象能力大小的感知,在一定时间里预期其能够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期待和向往。正是因为这份对预期的向往和期待,给人以前进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自然就能促成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力。

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美好的期望和将要达到的目标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动力。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预期达到某种标准要求后所取得的喜悦,学生们可以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和目标价值,进行可行性的比较。然后可以坚定信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更加勤奋的学习,并能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精神状态

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精神状态之中,人们常用精神状态表述当时的心境还有传递给外界的感觉信息。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坚强意志力的前提和保障。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坚定的学习方向,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充足扎实的干劲,这些都是构成精神状态的重要要素。

(三)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并积极的汲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汲取知识。学习兴趣是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部分,是最能推陈出新的新的动力。历史上凡是大有成就的人,都是对学习有着独特和浓厚的兴趣,这也正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

(四)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渊即内驱力冤。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学生除了自身前途的考量,背负着父母社会的期望,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学习的需要。有了需要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期望目标,精神状态,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都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期望目标,调整好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需要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培养中职学生意志力的策略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国家教育部在2022年对职业教育法重新进行了修订,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思政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团结协作,拼搏争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意识,形成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优秀中职学生。

(二)分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知道体验成功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能作出积极的评价,还能相应地帮助学生在同学中提高其地位,从而间接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所以根据学生个人能力的强弱,设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及能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生体验挫折,让学生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只有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才能稳定和增强自信心。


(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考核与评定。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取得学生一致认可,把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的品质形成做为指导思想,转发为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学习、吸收、提升,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过程志红,让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吴业栋.试论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李凤玉.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7(11):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