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陈燕,东家茂(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科研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择2019年9月到2021年9月这一段时间内的口腔修复患者,通过回顾性方法筛选研究对象病例。根据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共选择68例研究对象,并根据予以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区别,予以分别对比,每组患者数量: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预备组采用牙体预备口腔修复。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学修复指数、修复效果、牙齿功能评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等数据。结果  预备组的治疗效果超过常规组,P<0.05。研究美学修复指数数据高于常规组,P<0.05。预备组修复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预备组咀嚼效能、咬合力评分高于常规组,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预备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0.05。预备组不良事件情况比常规组更低,但P>0.05。结论  在进行口腔修复时,通过牙体预备能够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患牙各方面功能更为优秀,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建议采纳。

【关键词】牙体预备;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牙齿功能;美学修复指数;满意度

    大部分口腔疾病会造成牙齿咬合能力受到影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断加重。此外,口腔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修复治疗,还会对病人的面部形象以及整体的美观程度都会产生损害,对病人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也会造成不利影响[1]。本文从2019年9月到2021年9月这段时间内68例口腔修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在2019年9月-2021年9月这一段时间内口腔修复病人,再根据回顾性方法筛选研究对象病例。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共选择68名研究对象,并根据予以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区别,予以分别对比,每组患者数量:34例。病人一般资料:预备组:男性病人选择了18名[2]。女性病人选择了16名。年龄平均值为:41.31±12.52岁;常规组:男性病人选择了17名。女性病人选择了17名。年龄平均值为:41.52±12.47岁。采集口腔修复病人的一般资料分析。数据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预备组采用牙体预备口腔修复。通过X线为患者予以检测,观察患牙缺损情况。通过切缘设备对患牙的局部位置予以适当调整,通过纵向的定位沟以及Freehand0进行操作,保证牙体预备纵深在0.12mm到0.17mm之间。在为患者进行牙体预备后,根据患牙情况进行口腔修复,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以及口腔语言功能。

常规组单纯通过常规口腔修复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学修复指数、修复效果、牙齿功能评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等数据。(1)治疗效果:优秀:患者修复成功,各项口腔功能正常。良好:患者修复成功,各项功能恢复较好。差:未达到以上标准。(2)美学修复指数:选择PES量表、WES量表获取数据,病人结果和美学指数为正相关。(3)修复效果:选择美国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美学修复评分量表采集数据,病人结果和修复效果为正相关。(4)牙齿功能评分:选择我院自制调查表获取数据,病人结果和牙齿功能为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所有数据。选择率(%)记录治疗效果、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等计数数据,然后通过数值x2分析。选择±标准差记录美学修复指数、修复效果、牙齿功能评分等计量数据,然后通过数值t分析。数据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预备组病人治疗优良率:100.00%(34例);其中优秀的病人有19例(55.88%)、良好的病人有15例(44.12%)、差的病人有0例(0.00%)。常规组治疗优良率:85.29%(29例);其中优秀的病人有15例(44.12%)、良好的病人有14例(41.18%)、差的病人有5例(14.71%)。预备组的治疗效果超过常规组,P<0.05。

2.2患者美学修复指数比较

在治疗前,预备组红色美学指数结果:9.42±1.01(分);白色美学指数结:果6.12±1.21(分);常规组红色美学指数结果:9.44±1.02(分);白色美学指数结果:6.14±1.17(分)。在治疗后,预备组红色美学指数结果:13.46±0.21(分);白色美学指数结果:8.79±0.28(分);常规组红色美学指数结果:10.15±0.57(分);白色美学指数结果:7.12±0.58(分)[3]。数据显示:研究美学修复指数数据高于常规组,P<0.05。

2.3患者修复效果比较

预备组修复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表1为患者修复效果数据。

表1 患者修复效果数据(分)

组别

n

美观性

舒适性

色泽

牙龈边缘

形态

个性化特征

总分

预备组

34

4.32±0.12

4.21±0.47

4.31±0.12

4.22±0.21

4.32±0.18

4.12±0.21

26.12±1.84

常规组

34

3.14±0.45

3.42±0.71

3.45±0.52

3.52±0.62

3.68±0.51

3.02±0.44

21.14±3.51

t

--

--

--

--

--

--

--

7.327

p

--

--

--

--

--

--

--

0.000

2.4患者牙齿功能评分比较

在治疗后预备组咀嚼效能、咬合力评分高于常规组,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

2.5患者满意度比较

预备组满意度:100.00%(34例);其中十分满意的病人有18例(52.94%)、一般满意的病人有16例(47.06%)、不满意的病人有0例(0.00%)。常规组满意度:85.29%(29例);其中十分满意的病人有14例(41.18%)、一般满意的病人有15例(44.12%)、不满意的病人有5例(14.71%)。数据显示:预备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0.05。

2.6患者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预备组不良事件数量:1例(2.94%),其中牙周不适1例(2.94%);常规组不良事件数量:14例(41.18%),其中感染1例(2.94%)、牙周不适9例(26.47%)、异物塞牙1例(2.94%)、咬合无接触1例(2.94%)、咬合抬高2例(5.88%)。数据显示:预备组不良事件情况比常规组更低,但P>0.05。

3讨论

根据本文数据分析显示:预备组的治疗效果、修复效果超过常规组,P<0.05。同时,预备组牙齿功能结果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预备组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0.05。可以看出,牙体预备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为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选择牙体预备联合口腔修复可以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患牙各方面功能更为优秀,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建议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美芳,周敬,张占乐.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不同操作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01):87-90.

[2]不同钻针牙体预备对牙本质表面特性的影响[J]. 张玉玮,朱晓鸣,张皓羽,谭建国.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06)

[3]牙体预备对烤瓷贴面修复临床效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阎雷,解用江,朴国滨,成明江,于俊光.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

  东家茂(1970——)性别:男,籍贯:北京市,现供职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职称:主任医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