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

金国珊

身份证号码:120106198408210018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建设工程项目业务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行业对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工程造价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造价、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前提下,提高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导言

由于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中施工环节较长、施工规模大、生产流程复杂,给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由于造价管理与控制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利润的重要环节,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行业内的焦点课题。基于此,文章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工程造价概念

工程造价指的是施工企业进行全面的造价管理,控制与工程有关的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行为。它是建筑企业生存与赢利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对任何以赢利为目的的建筑企业而言,必须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确保最大的收益空间,促进工程顺利开展,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事实上,即使是同样的建筑,由于不同的工期、规模和类型,其造价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明确建设工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特点,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使建筑工程的各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3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3.1材料价格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其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同时,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市场的供求变化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一旦材料的市场价格开始大幅上涨,那么建筑工程造价也会大幅增加。建筑工程施工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大,采购方需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来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如果材料采购量不足,就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如果材料采购过量,就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3.2人为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造价工程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足,未能切实形成对工程项目质量方面、进度方面、成本方面控制工作的重视,再加上企业未能针对工作人员进行造价控制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导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造价管理的效果降低。另外,在建筑工程中有些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并对造价工程管理理解不到位,在管理中不能精准的掌握工作要点,导致造价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在工作中选用低廉的材料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3监管因素

当前,在施工过程中,监管方法过于单调是我国建筑企业最突出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从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人员必须实时监控建设项目,并且保证各项资金的充分利用。一些建筑企业往往不重视施工项目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它们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方法,各个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从而导致突发事件。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工程造价持续增加。此外,监管制度不健全也是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工程造价监管制度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4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大,如建筑设计图纸不合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那么专业人员就无法纠正图纸上的缺陷,做相应的项目和计划。纠正工程工期延长,增加了综合成本,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跟踪施工情况,反馈和调整施工问题,做好工程造价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通信渠道中断、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4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4.1加强工程规划设计

在工程建设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工程规划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图纸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气候、地质、地形等因素)来绘制图纸。在开展工程图纸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设计师还应多准备一些图纸,通过对比分析来不断发现图纸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在设计图纸时,设计师需要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尽可能地避免因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而影响工程进度。

4.2严格控制材料采购

物资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石和保障,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采购人员需要在物资转移前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物资市场的真实情况,确保采购顺利进行。材料采购是工程造价的重点内容,采购优质材料,保证数量和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材料管理科学、合理,能降低工程综合成本。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要求确定材料的采购数量,保证材料质量、型号正确,通过比较市场价格,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确定运输时间和路线,以保证最佳路线,降低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4.3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需要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则。合同约定了的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它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各建设单位的行为,还能够有效维护施工方和建设方的合法权益。合同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合同的内容需要合法、齐全、具体、明确,尤其需要明确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违反合同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在确定材料价格时,合同双方还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在施工阶段,当发生变更时,合同双方应及时调整和补充合同内容。另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合同动态管理,以提高集体合同的履约率。

4.4完善造价管理方式,提高工程量计算精确度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时,为提高整体造价管理水平,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与调整,推动造价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在造价管理中,在工程项目竣工阶段,为避免发生利益纠纷问题,建筑企业应提前与供应商确定材料使用数量及价格,并进行详细记录,保留相关单据,通过这一方式,为后期造价结算工作提供参考。其次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摒弃传统单一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合理分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在整体支出中占据较大比例,通过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管控,是优化造价管理的重要措施。为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现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造成资源浪费。在材料与设备采购与租赁环节,需严格检查材料质量,查看生产证明,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进行调换。同时还需要控制材料单价,改善资金损耗问题。最后需要做好工程量计算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其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为后续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底线,相关人员要负起责任,对影响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提高各环节造价管理等,不断降低项目成本,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赵伟.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分析[J].砖瓦,2021(09):138+140.

[2]邓金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24):38-39.

[3]姚池泉.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8):130-131.

[4]谢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