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高鼎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电力通信使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电力通讯管理水平,保障电力通信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电力通信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介绍我国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

1 引言

电力通信是国家通信网络的生产、调度、运营及管理的重要行业,其通信网络安全、稳定、高效及经济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电力通讯行业发展也日益加快,而传统的人工操作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电力通信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及规模的扩大。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电力通信能使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电力通讯管理水平,保障电力通信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电力通信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是电力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电力通讯网络管理水平,从而保障电力通信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电力通信行业的经济效益。

2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元素,电网通信网运行安全与否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稳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电力通信网是承载电网生产、调度、影响、管理的基础网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高效的支撑平台,只有确保电力通信运行稳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已经很难满足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为此,加大电力通信系统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网络通信系统故障,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促进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提升有利于整体电力系统可靠性增长,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措施的落实是优化网络资源、保障通信节点以及业务水平稳定的重要手段。在电力通信网运行期间,能够为电力通信网提供合理规划,指导电力通信网建设过程,提升建设效率,减少不必要资源浪费,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是通信网建设规划能力提升的有效环节。

3 我国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网络安全问题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是以网络为基础的,然而网络具有开放性,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面临着网络运行安全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电力通信网络缺乏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到了电力通信安全及经济效益。另外,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的体制比较落后,对通信网络的一些主要干线没有做好日常检修,以至于这些干线超过了它们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了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不利于我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

3.2电力通信管理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通信网络用户采用电话线接入的方式,而采用电话线接入的网络系统不能对电力通信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输和调整,造成我国电力通信网络接入系统薄弱。现阶段我国电力通信行业关于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只能对通信网络进行分路监测以及简单的操作管理,现有的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不能实现多元化和复杂的通信网络数据信息传输,导致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也较为低下,制约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不能有效促进电力通信的快速发展,提高电力通信的经济效益。

4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思路
4.1完善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建设
在当前阶段下,电力行业发展中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建设过程中,系统功能的整体思路是其前期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力信息系统建设中,设置及监视主要就是对相应的指标性能进行监测。系统可以检测一些网络故障,主要就是针对这些异常数据予以处理和分析,对于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详细的解析之后,判定故障的性质以及具体发生的位置,然后预估此故障对整个网络可能产生的影响,依据这一影响进行方案的制定并及时做好修复工作,以此保证问题能够有效处理。安全管理一般就是防止非通信网路用户接入到通信网络,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配置管理主要功能就是负责对网络资源以及逻辑进行合理化构建。性能管理对网络管理系统以及设备进行网络分析以及检测,保证整个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4.2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化的信息是建设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在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性较强的整体。要想使电力通信系统的效率得到保障,就应该建立统一化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遵守标准化的制度,提高相关代码的规范性,比如,文件的格式、编码以及数据接口等。另外,应该重视提高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实现在电力企业之间共享电力通信的资源。针对于信息交换接口以及信息管理模块建立健全和实用的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便利性。在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多元化,信息技术发展是有迅猛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使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中的资源得到共享,就应该重视信息网络系统的标准化,使得存在于电力通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统一的标准下得到联系,使得电力通信的效率得到提高。


       4.3合理选择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求
       建设通信网络体系的成果受到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比较常见的因素有通信网络的结构、技术经济的标准和网络管理的具体要求等。评判通信网络建设情况好坏的标准并不仅仅依靠其功能建设的健全与否和配置高低,对于实时监控为重点的电力通信信息化体系来讲,监控系统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其质量评判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对监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与通信网络的规模成正比,所以,要使电力通信的系统建设更加稳定有效,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选择就要覆盖包揽性强,这也是对电力通信的信息化管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4.4遵循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原则
(1)网络监控。这个系统能对处于实际运行状态的各个网络管理系统设备实施集中管理和监控,详细分析并确定存在于通信网络中的故障或者风险,还能对相关业务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实施监控。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找到故障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不受到影响。(2)资源管理。这个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综合管理光缆、电路以及设备等资源,与此同时,将资源命名的规范作为依据对其实施统一命名,为实现管理方式的集中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实现科学化管理数据和资源的目标。(3)运维管理。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从信息化的角度管理电力通信的工作流程,深入分析电网运行中所存在的不良情况,以及产生的异常数据,并评估可能出现的故障,从不同的角度对故障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5 结语
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由于其专业性质比较特殊,要考虑到的因素和所用的技术都比较多,电力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加强信息化建设,既要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又要满足客户的期望,改善系统中的功能,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员工观念、企业文化等能与时俱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配合国家发展完成电力信息化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姜辽,王安媛.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72.

[2]易丽君.浅谈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J].信息系统工程,2017(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