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董方

通江县诺水河镇楼子小学 636700

摘要: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数字媒体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对数字媒体技术的认识不够明确,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上存在着困难。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目前,各小学语文教师已能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语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愈加丰富多彩,相关小学生也借此得到了优质的语文教育。为了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质量,相关教师应该从现实角度出发,在充分研究、分析两者融合价值的前提下,尝试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将语文教学工作与多媒体教学法有效融合。

1.数字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大量的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所谓有兴趣就是好老师,有兴趣地学习未必会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却可以让人产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我们认为,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2.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的,学生是被动的。数字媒体时代,课堂由老师主导向学生主导,教师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引导,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不是单纯地向老师灌输知识。通过采用数字媒体技术,使教师、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改变了以往的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是由点对点的形式,形成多人互动、共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由老师讲授,老师结合教材,采用口述或板书的方式来讲解课文,这样做不仅无法使老师表达清楚,而且也无法激发课堂上的活泼气氛,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各种图片、视频、音频等穿插到课件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为了减少重复的枯燥的讲解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采用数码技术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紧凑,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2.数字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数字媒体教学条件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所以各地数字媒体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产业相对发达,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因此,东部地区的教师在数字媒体上的应用也相对成熟;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地方的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先进、完善的数字媒体教学手段。

2.2.学生学习兴趣低

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大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难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吸收全部知识,长此以往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负担。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知识上,最终导致偏离教学目的。此外,部分学生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在课余时间为其布置大量的课后补习内容,这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抗拒心理。而家长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代沟也使学生无法较好表达自身的想法,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2.3.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目前,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有的教师对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依赖性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其教学方法;二是部分教师的互联网意识和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能力较强,而过于依赖数字媒体教学设备,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学习效率并未得到提高。

3.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措施

3.1.合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方式主要为数字投影技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数字媒体技术也能有效地运用在课堂上,例如数字录播技术、微课教学、数字游戏、虚拟现实技术等。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比较少,但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教学,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效果,因为它能够让课堂“活起来”让课本更加的立体,这是现有的技术暂时不能够达到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多种多样的数字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在课堂上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色彩。通过调查发现,存在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数字媒体技术的情况,因此,在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一味地利用课件讲解课文,学会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行思考,除此之外,长时间地让学生观看数字投影还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产生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加强和学生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2.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型,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多下功夫,尽可能地活跃教学氛围。由于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可视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期待性,教师若能为学生拓展教学资源,将会极大丰富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应着手搜集并合理利用相关的语文音视频教学资源,将其结合到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或作为重难点知识的补充内容辅助教学,以达到充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3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一些教师对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还不够娴熟,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同时,教师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跟上时代步伐,不仅要熟练运用数码媒体技术,而且要主动学习高难度的数码媒体制作,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数字化媒体技术,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由“教师”主导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3.4.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优化课外实践教学

在课堂上,由于课后的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都很大,因此,在课余时间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性的教学。首先,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同学们安排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其次,老师可以成立网络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探讨,让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老师们就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教学反馈会,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找出目前的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指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时代,小学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倡导互动,互相促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良好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独立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区分主次,师生关系是教学的主体,技术只是老师的辅助手段,不要喧宾夺主,否则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王亚莉.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教育界,2022,(08):35-37.

[2]侯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