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王奇

370682198806031912

摘要: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渠道。近年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形成了包含遗传、细胞、微生物发酵和酶生化等在内的五大工程。环境工程实践中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生物抑制剂消解或者排除自然环境中的污染源,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除此之外,引入生物抑制剂不会给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对环境危害很小,所以污染治理效果突出。本文针对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首先,概述了环境生物工程技术的特点。其次,结合实践分析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创新。关键词:环保工程;生物技术;生态效益

基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城市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受到环保投入增加的影响,环保产业也快速发展。根据环保大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2020年其市场规模达到7.9万亿元。环保行业分析,2021年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7万亿元,2022年预计将增至10万亿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污染治理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环保工程的发展。从环保工作的推进角度分析,离不开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尤其是治理技术,因此,加大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以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环保生物工程技术的特点

环境工程实践中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能源节约化。人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能源支持,每日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然而我国能源有限面临很大的挑战。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技术,利用新型生物燃料可满足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助力社会经济持续化发展。(2)能源循环化。污染治理实践中采用生物技术,既能够完成治理任务,而且产生的物质很多是不具有危害性的,比如水和无机盐等,仅有部分物质不可降解。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将污染物中的部分元素转化再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实现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袋是生态环境健康的“杀手”,而人们的生活却又离不开它,若能够使得塑料袋被有效降解,则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目前,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积极探索塑料降解技术,力求实现塑料完全降解,为环境保护奉献更多的力量。

2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的分析

2.1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工业废气

在当前生物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生物过滤法、生物膜处理法等处理工业废气,一直以来都是环保工程生物技术应用的难点所在。以生物过滤法为例,该种方法需要首先构造有利于提升生物过滤法应用效果的实际环境,比如运用塑料、纤维性泥炭和树皮等,然后以强化微生物多样化种类为主要导向,使其中的微生物类型逐渐增多。然后再将所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气导入其中,形成过滤效果,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条件后,将处理完成的工业废气进行排出,完成工业废气的处理过程。再如生物膜处理法则可运用生物膜技术将工业废气转换为有机物或其他无污染物质,然后对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2.2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水

污水处理中生物技术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吸附技术、微生物絮凝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等,这些不同的生物技术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在技术特点与实际效果等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实际需求予以综合择定。比如生物修复技术重点针对微生物中的污染微生物进行降解,具有效率高、耗时短等优势,被处理后的污水相关技术指标将得到显著提升,土壤的生命力也可得到大大恢复。再如微生物吸附技术则通过聚合与吸附作用降低污染物含量,达到改善水质,净化水体的处理效果,整个应用过程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

2.3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使社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越来越高,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污水分离、填埋处理、自然降解等方法,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对于其中的填埋处理而言,由于整个过程与土壤的接触相对较多,因此若生物技术运用不当则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同时,生物技术具备的吸附特性可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机污染物,可调节改善土壤酸碱度。通常情况下,微生物技术可与植被修复技术配合使用,共同形成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

2.4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农药检测

生物技术在农药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在农药检测领域同样具有广泛应用。在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微生物与酶可进行有效结合,对污染物进行有针对性地分解,起到处理农药污染的预期效果。在农药检测中,运用生物技术还可创造出最佳温度和酸碱度,并使用胆碱酯酶对环境进行检测。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测定其是否遭遇到了有机磷的污染,进而形成相应的农药检测数据结果,为相关技术人员实施相应的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与参考。农药检测中的生物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实施简便,污染治理成本低等优势。

3优化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成效的有效方法探讨

3.1完善现代化生物技术应用方法体系

随着现代环保工程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日趋成熟,为现代化生物技术应用方法的高效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切实提高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成效,要不断完善现代化生物技术应用方法体系,引进现代自动化、数字化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提高应用效能,有针对性地弥补传统生物技术应用模式下的短板与不足。以现代生物技术工艺方法的应用为基础,提高环保工程的系统化与协同化水平,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生物技术应用思维观念。

3.2强化对生物技术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

科学的效果评价分析对于准确掌握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缺陷具有重要作用。部分情况下,受多方面要素影响,环保工程中的生物技术会存在部分隐性或显性要素的干扰,导致环保工程相关技术参数数据的可信性降低,环保工程控制策略得不到科学参考,对此必须通过效果评价分析对潜在干扰要素予以排除。科学设定生物技术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项目与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评价分析参数,准确反映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阶段性效果,拓展生物技术应用链条,强化不同环节与不同阶段间的相互监督与交互,实现资源数据共享。

3.3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强化监督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环保工程条件下难以完成的相关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详细可行的生物技术应用规范,强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深度,为顺利有序地实施环保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以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规范生物技术应用实施全过程。注重降低与控制生物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要素,最大限度上规避生物技术应用的各类影响,防止人为主观意识的干预,确保生物技术应用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受技术条件、环保工程组织等方面要素影响,当前环保工程中生物技术应用实践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环保工程整体实施效果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环保工程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生物技术的核心应用规则,创新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实施流程与模式,为全面彰显生物技术的关键应用价值奠定基础,为促进现代环保工程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路娜,邹慧青,张举春,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20(18):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