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周辉

320723197804282496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建设任务的落实,需要处理好内控机制建设和预算统筹管理。只有明确建设方向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工程造价和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证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整体建设水平。但就具体情况而言,市政建设工程单位在管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关人员应当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部署和控制,确保预算支出得到控制。落实建设准备工作,完善内控机制,充分体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关键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企业业务范围和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活动,是指在企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计划,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且动态地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反馈、分析和评价预算执行,及时调整和改善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当前,由于市政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员工素质较差,经营过程比较简单化,无法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管理的阐述

就全面预算管理而言,主要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当做导向,借助对后期经营活动与财务状态所进行的预测分析,把企业资金、人力以及物资等多种资源整合到一起,同时予以统一规划与科学配置,并在工作期间对预算执行状态进行严格监管,在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借助对比结果的不同分析来判断完成状态,同时能够掌握企业经营状态,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期间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企业战略发展需求。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对市政经营管理工作质量与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预算编制之初,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当做导向,将这作为着手点展开全面预算,能够避免企业在经营期间出现严重的决策失误,避免事态扩大;对于预算编制环节而言,还是一个资源整合环节,企业会将现有资源整合,并予以适当的安排,促使各类资源能够获得科学配置,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对现有资源予以安排,不能达到企业内部每位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所以为了改善这一局面,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交流工作,深化其理解与合作,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预算管理期间极易出现和既定计划不一致的情况,经过研究,发现企业经营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若是并未对企业生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妥善处理问题时,便极易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制约。

2市政工程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预算执行管控不到位

预算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某些阶段缺乏严格控制会影响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在城市工程实际情况中,预算管理工作重心在准备环节,必须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如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控,在业务结算过程中发现问题,将难以弥补损失。对此,应做好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控,及时发现预算超支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般来说,预算活动的有效发展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2.2企业内预算管理流程没有得到落实

针对工程预算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也会对企业内预算管理工作造成影响。预算执行主要是针对实际预算执行工作进行分析,之后通过预算目标和实际工程完成产值做对比,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得知存在的执行差异性,之后合理调整和修正方案。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市政工程单位没有对工程目标进行预算以及对市场进行评估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预算执行失去了可靠性以及真实性。没有明确预算重点工作以及对程序的调控,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对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市政工程单位运行计划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某项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预算编制的执行性会大大降低。基于此,对预算调控是预算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但是在实际预算管理中,缺乏对预算调控工作的重视,市政工程单位也没有按照市场发展明确预算调控的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在预算执行控制的过程中,会受到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影响,主要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调控,却忽视预算成本及损益类科目,导致整个市场工程预算控制思路出现严重偏差。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3.1开展科学化的市政工程预算编制

市政工程要求按照招标信息给定的工程量清单处理好每个项目的分析工作,综合市场劳务水平、材料单价、管理机制、工程项目施工的难度,深入剖析环境优劣状况,掌握工期及质量标准的变化,同时对各方面的风险因素加以预算和比较。首先,需要对企业已经建设的工程与此项工程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内容包括工期要求、规模程度和环境状况等。不同的市政工程由于建设规模、工程结构与施工作业的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工程的预算必定也存在差异。其次,应全面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地点的市场状况,全面细致地掌握供应状况,而且要对材料、人工、机械设备费用成本进行分析,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具体内容包括:其一,对市政工程使用的人工费用成本实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入市场调查社会劳务薪资状况,再基于工期要求,确定相应的人工数量,计算得出更加准确的人工费用。其二,材料费用是工程施工建设中占总成本较高的部分,要求对其加以重点规划。经过对辅料、主料及其他材料分析,详细掌握材料供应方、购置价格及运送的方式等。对于计算难度较高的项目。其三,对于即将产生的机械设备费用加以估算,掌握可能发生的设备租借费用,或是要求重新购买设备所要支付的费用成本。

3.2加强对预算执行进度的管理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市政施工企业还应加强进度管理。采用动态监督管理措施,有效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中事件的控制水平;市政施工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激励惩罚制度,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标准来规范市政施工企业的工作行为,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市政施工企业共同管理机制的作用,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得到落实。

3.3加强预算执行的全面性

市政所编制的全面预算如果通过审批就需要严格执行。将预算指标划分到各个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与工作环节中,以此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在执行预算时,必须对匹配性予以高度重视,也就是说费用性支出率的高低取决于收入达成率,从而确保资金预算与年度损益预算之间的一致性。首先,加强预算控制力度。借助对季度预算与月度预算所进行的分析控制,保证年度预算目标得以达成。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企业需要对所有管理机制予以优化,全面落实收入、费用成正比的基本原则,对有关成本项目的定额、定率标准,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对各项数据信息予以适当的调整,做好实时监控,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与灵活性。若是预算执行期间存在偏差,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编制相应的预警机制与报告制度。其次,深化预算调整。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种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年度预算若是通过审批,原则上是无法进行调整的。若是经营环境出现许多变化,才能够申请调整。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当前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管理方式,对于促进建设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企业需要综合考察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芳芳.市政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3):136-137.

[2]张燕.工程预算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