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杨依

浙江省温岭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 温岭 3715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儿科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结果: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患儿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效果确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防范对策

儿科的病人年龄小,多数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及时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所以,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护理安全隐患。因此儿科的护理安全隐患,比别的科室要多。为了保证患儿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减少纠纷,必须要综合分析导致儿童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加速病人的康复[1]。本研究探析了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儿科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

其中实验组年龄3-12岁,平均(6.21±2.27)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2-12岁,平均(6.17±2.34)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1)改进护理制度。因为儿科病人的年纪都不大,所以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也是很特殊的,在执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制度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患儿的健康。对现有的护理规章制度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制定新的护理规章制度,按照新的规定和标准开展护理工作,(2)提高法律意识。我们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己、患儿和患者父母的合法权益。(3)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在工作中,针对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制定了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从而使每个护理人员在原来的能力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新毕业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治疗和护理以及一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同时,护理人员要重视实习生的教学和科研。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考、函授、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进修,同时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4)加强护患交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儿童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等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对出院病人进行不定期的电话咨询,让患儿和父母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5)关爱护理人员,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运用激励机制,对儿科护士进行适当的激励,使其得到合理的待遇,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察和交流,并将其送往上级医院进修,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对有困难或身体或情绪不佳的护士,要给予适当的关怀,以使其能够合理地宣泄情绪,缓解心理上的负担,从而提高工作的信心与积极性,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家长满意度

实验组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40)

19

13

8

32(80.00)

实验组(40)

28

12

0

40(100.00)

X2

6.806

P

0.009

2.2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

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低于对照组(x2=4.507,P=0.034<0.0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反馈有1例,占2.5%,而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反馈8例,占20.0%。

3讨论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的关注,对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儿童年龄小,病种多,护士在进行护理时,会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和较高的风险。护士应尽量避免护理意外,以利于儿童的恢复[2]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儿童经常会发生滑倒、烫伤、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儿童的护理工作在儿童的医疗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安全隐患可以归入“意外安全事件”,但也有护士造成的安全隐患,比如护士给孩子注射静脉或肌肉注射时,位置不准确,护士给药时给错了药、多用药、少用药、换药不准等,都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的管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以防止错误的产生和潜在的危险[3-4]

通过对儿科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加强儿科护士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管理,提高儿科护士的工作能力,改进护士的工作态度,科普法律知识,加强护患交流,可更好维护护患关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只有加强儿科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护患纠纷

[5-6]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反馈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儿科患儿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黄明桂,曾沁,林义,罗玉梅,刘丽. 目视化管理在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97+199.

[1]王幸妮. 儿科护理有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防范?[J]. 东方养生,2022,(02):90-91.

[2]王秀芳.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3470-3473.

[3]李冬梅.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4):657-659.

[4]宋洪焕,鹿丽,王薇.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3):172-174.

[5]利娜,殷爱顺,叶妙珍,黄惠玲,曾美华. 分析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2021,7(04):159-160+163.

[6]姬冬玲. 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