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效果

黄仙,袁丽娟,李智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1

[摘要]目的分析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1-6月期间我院72位产妇,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36例)和产房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36例),比对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产妇临床相关指标和分娩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且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7.78%,P< 0.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论我院妇产科为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不良分娩结局,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关键词]产妇;分娩;产房护理;安全管理

产妇分娩过程因不稳定因素较多,容易对产妇形成影响增加分娩风险,产妇分娩需要面对大出血等危机,其护理管理难度较高,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视产妇及胎儿生命指标,全程开展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以保证顺利完成分娩,增加医疗安全性[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我院72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6人。观察组产妇年龄39-21岁内,均龄( 31.08±0.32)岁。孕周均值( 38.37±2.11)。对照组产妇年岁38-22,均龄( 30.74±7.19)岁。孕周均为( 38.41±2.02)。产妇基础资料差异P > 0.05,具备统计分析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分娩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分娩过程中密切关注产妇、新生儿各项指标变化。

观察组产房护理安全管理:1)通过护士长带领成立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根据以往临床案例提前找出分娩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分析各种风险性因素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应对方案便于发生问题及时处理,以保护产妇分娩安全。2)产房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熟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定期展开培训对助产技巧、仪器设备操作、理论知识等,为产妇分娩过程中提供帮辅,预防产程发生不良事件[3]。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并将相关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进行讲述,提高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3)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易产生不良事件,这与孕妇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需做好产房内环境控制,生产过程中降低人员流动、温度、噪声以及干扰性,提升患者舒适度[4]。4)生产过程中产妇会因疼痛感,发生焦躁、紧张情绪进而影响分娩进程。护理人员需加强对产妇情绪的安抚,多与之交流沟通,鼓励产妇保持良好情绪状态有助于顺利完成生产。高危产妇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降低感染事件发生[5]。剖宫产产妇术后密切关注切口愈合情况,预防切口感染等。对产后阴道出血量进行评估,若2h出血量〉500mL,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将形成风险事件概率降到最低[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包含:分娩出血量、产出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产后不良分娩情况,包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献资料应用软件SPSS24.0解析运算。t检验,(%)呈现百分比,(x±s)为数据标准差。P < 0.05代替统计学数据差异。

2结果

2.1两种产妇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1两种产妇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x±s)

组别

例数

出血量(mL)

产出时间(h)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

观察组

36

139.04±20.33

6.47±1.15

5.59±1.32

94.46±2.04

对照组

36

225.82±27.43

8.35±1.87

8.88±2.29

88.85±5.37

2.2两种产妇产后不良分娩情况比较

观察组1名产妇产后出血,不良分娩率2.78%。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5人,新生儿窒息3人,软产道裂伤2人,发生率27.78%,差异体现统计意义P < 0.05。

3讨论

医疗体系当中不能缺少护理环节,实施护理工作能增加临床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产妇分娩要面临多种异变的可能,进行护理工作时要保持高度的专业性,降低产妇发生风险的概率。应用产房护理管理能直接提高分娩产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以全面的管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排除诱发不良事件的因素,减少因环境、情绪、技能等产生风险事件,为产妇顺利完成分娩提供保障。

文中观察组产妇实行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好于对照组,其中出血量(139.04±20.33)mL、产出时间(6.47±1.15)h、住院时间(5.59±1.32)d,患者满意度(94.46±2.04)分,以及产妇产后不良分娩发生率2.78%,均显一定优势P < 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理念,针对科室内实际情况对临床护理内容予以总结,制定规避风险的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能力,完善护理工作流程,以保障分娩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婷.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4):19,22.

[2]陈才莉.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健康管理,2020,(16):232.

[3]吴佳星.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 19(79):339,348.

[4]赵珂.浅谈产房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 6(33):114,123.

[5]王倩,孙琳琳.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疗效分析[J].饮食科学,2021,(3):119.

[6]鞠昀翰.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评价[J].家有孕宝,2021, 3(5):1.